“东亚企业生产率”课题主要针对为什么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持续下降、为什么韩国和中国企业迅速赶超日本,不断扩大世界市场份额、日本企业应如何面对这些亚洲企业的赶超等问题,使用企业层面和工厂层面的数据进行分析。2月29日该课题小组举办了研讨会,发表了从2011年4月项目启动后至今大约1年的研究成果,并与中国和韩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交换了意见。[本月话题]将介绍此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
以日本、韩国和中国为主要对象,利用企业和工厂层面的数据,展开生产率和国际化等方面研究的“东亚企业生产率研究会”(研究课题主任:伊藤惠子教职研究员)于2012年2月29日举办了Mid-Term Workshop on East Asian Firm Productivity。
东亚企业生产率研究会主要使用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企业及营业所层面的微观数据,对东亚各国企业的动态实况、生产率和国际化等进行分析。课题组各成员从2011年4月开始研究,为介绍迄今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研究内容的水平,举办本次中间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与我们持有相同的问题意识,利用韩国和中国的微观数据,积极地开展实证研究的外国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成果,交换意见。
研讨会与会人员
此次研讨会的主要与会人员有参加本研究会的研究人员及专门从事韩国和中国微观数据分析的外国研究人员。来自韩国参加会议的有:被称为韩国工业统计调查个案分析先驱者的Chin Hee Hahn副教授(韩国:暻园大学)和Siwook Lee副教授(韩国:明知大学)。此外,利用中国的大规模企业统计进行研究的专家张一凡副教授(香港:岭南大学)和于志宏讲师(英国:诺丁汉大学)也参加了研讨会。其他还有RIETI的研究人员和参与RIETI研究课题的研究人员,以及外部智囊机构的研究人员等也以观察者的身份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的目的
本次研讨会是发表迄今研究成果的中间报告会。本研究会主要使用日本政府统计和民间调查公司等提供的企业统计等,对关于日本企业的微观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利用韩国和中国的微观数据,也对韩国和中国开展了研究。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发表迄今的研究成果,与韩国和中国的一线研究人员交换意见,提高研究内容的水平。
此外,为建立同样研究东亚企业的研究人员之间的网络做贡献,也是研讨会的目的之一。例如在欧洲,对各国的微观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非常活跃。利用本次研讨会,在东亚建立紧密的研究网络,对国际共同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非正式地交换意见,也作为一个目的。
概要
本次研讨会分为上午一节、下午两节,共三部分内容,发表了八篇论文。
上午会议开始后,首先由藤田昌久所长致开幕辞词,伊藤惠子教职研究员(专修大学副教授)讲话。接下来由户堂康之教职研究员(东京大学教授)发表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的民营化效果、民营化以后开始从事出口的企业绩效是否有所提高等问题(与内阁府大臣官房统计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乾友彦、早稻田大学高等研究所副教授袁媛合作研究)。研究发现,由于民营化,企业开始出口的概率升高,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观察到了这种效果。但是,对于开始出口是否源于民营化带来生产率上升的效果,生产率上升的定量性影响似乎不太大。对于户堂报告,担任评论员的张一凡副教授(岭南大学)提出了关于变量的定义和分析方法的详细意见。此外他还认为,报告作为把中国的改革(=民营化)和开放(=国际化)这两个重大政策课题联系在一起的研究,其分析具有深意。
其次,在上午的第二个报告中,于志宏讲师(诺丁汉大学)使用中国的企业数据和链接贸易统计的数据,就中国加工贸易的实际状况和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绩效进行了详细的报告。中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企业担当,只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绩效非偶然性偏低等,对企业的所有制形态和贸易形态、及其与绩效的关系,提示了许多意味深长的分析结果(与王争先生的合作研究)。担任评论员的伊藤惠子教职研究员提出了如何思考政策上的含义,以及分析从专门从事加工贸易发展为也从事普通贸易的企业的过程等,对今后扩大研究提出了希望。
上午最后由张一凡副教授报告了中国企业开始出口以后的绩效,提示了意味深长的结果(与Yue Ma、Heiwai Tang两人的合作研究),中国企业开始出口以后,变得更加劳动集约型,主要出口以廉价劳动力为武器的产品。对于张副教授的报告,乾友彦室主任提出了从生产率的测量方法到解释结果和政策含义的多种多样的意见。上述张副教授的报告和于先生的报告对于如何评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和通过贸易实现经济增长的政策,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下午的第一部分,首先由Chin Hee Hahn副教授就韩国企业开始出口以后的绩效发表了分析结果,他主要关注新追加的产品种类和停产的产品种类,发现企业从开始出口的一两年前就引进新产品种类,停止生产旧产品种类,这表明可能是为出口做准备。而且,开始出口以后生产率出现上升,据此可以推测,出口促进了创造性破坏的机制,其结果带来了生产率上升。对于Hahn的报告,宫川大介副主任研究员(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主要就开始出口以后的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提出了关于分析方法的建议等。关于出口的学习效果,虽然还没有完全弄清,但Hahn的报告作为这个研究领域的重要实证根据得到了好评。
之后Chad Steinberg先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师)报告了从低工资国家进口产品对日本制造业工厂退出市场和就业的影响(与Anna Maria Mayda女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师中根诚人先生、山田浩之先生的合作研究)。研究发现,从低工资国家进口导致了日本国内工厂退出市场的概率增加,而且,会减少就业。尤其是资本越集中的工厂,从低工资国家进口导致减少就业的倾向也越明显。于志宏讲师的评论主要从比较优势的观点和委托国外生产的观点进行了说明。
在下午的第二部分,Siwook Lee副教授报告了出口集约度(出口占生产的比例)与开始出口后的生产率及利润的关系(与Yong-Seok Choi先生的合作研究)。研究发现了这些关系呈非线形,在出口比例低的范围,在出口比例与开始出口后的生产率及利润之间可以观察到正相关性,但是,在出口比例中等程度以上的范围,却观察到相反的负相关性。担任评论的户堂康之教职研究员对分析方法和解释提出了详细的询问和意见,与会者也对分析方法提出了详细的意见。使用新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意味深长,但方法中的问题和对结果的解释也引起了活跃的讨论。
接下来由宫川大介副主任研究员报告了企业开始出口时,银行提供信息的作用(与乾友彦室主任、伊藤惠子教职研究员、庄司启史先生的合作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从事出口的企业进行交易银行积累了较多的海外市场信息,与这些银行进行交易的企业从银行获得信息后开始出口的概率升高。Siwook Lee副教授对银行信息变量的选择、内生性的问题、对结果的解释以及今后研究的扩展进行了评论。
最后由金荣愨讲师(专修大学)和伊藤惠子教职研究员就有关日韩企业的生产率分布和研发集约度分布、以及研发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报告(与教职研究员、日本大学副教授权赫旭先生的合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生产率水平来看,日本企业在整体倾向上还高于韩国企业,但积极开展研发的韩国企业比日本企业更多。Chin Hee Hahn副教授对生产率的测量和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的目的和结果的解释提出了进行了详细的评论。
最后,由乾友彦室主任致闭幕辞,研讨会结束。
研讨会的成果
如上所述,研讨会论文使用日中韩三国的企业和工厂数据,报告了关于生产率和国际化的情况,评论员对各个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评论。从海外应邀而来的研究人员也报告了非常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使与会者受益颇多,不仅学到了有关各国数据的特征和性质,而且学到了新的分析方法。本次研讨会收到了类似课题的多篇论文,特别是关于各国企业通过国际化实现的飞跃性发展,提供了许多知识见解。此外,在本研究会成员和应邀参会的研究人员之间,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今后开展国际比较研究的契机,可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成果。
本研究会在2012年度将继续开展活动,通过此次研讨会,各位会员进一步明确了新年度的研究方向,这也可以作为一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