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ETI电子信息 No.100(2011年10月)

欧元区如何摆脱当下的困境?

  欧元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而现在,欧元地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经济危机后整个地区恢复速度缓慢,欧元对外界冲击的应对能力严重不足。各成员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结构改革步履维艰。日前罗马大学教授Salvatore ZECCHINI寄稿RIETI网站,就如何使深陷困境的欧洲经济如何走上复兴之路这一问题,提出了清晰、独到的观点。[本月话题]将介绍该文。

  欧盟实行统一货币已经超过十年,而目前欧元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即使说不上是欧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但形势也非常严峻。欧洲经济经历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复苏的端倪刚刚展现,主要成员国以及一些小经济体的财政状况又陷入困境。此外,金融市场对庞大的预算赤字和巨额外债的过度反应更使欧元区的复兴雪上加霜。

  但如果认为现今的危机是金融市场紧张和动荡的唯一后果,那么便忽略了全局的情况。因为造成当下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对经济停滞的持久预期和造成这种停滞的深层因素。在持续了十年的相对低速发展后,经济发展前景暗淡,累积的政府债务已经太过繁重,社会对紧缩经济政策的容忍度太低,利用通货膨胀来摆脱困境的诱惑又太难以抗拒。

  尽管如此,欧元的问世在当时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复苏时代的到来。大家寄希望欧元可以繁荣贸易,促进投资、创业和技术创新,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独立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实现中期物价稳定,自然,大家也希望欧元的出现可以消除通胀风险。然而现实情况与预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过去的十年中,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只有区区1.1%,不到之前20年年增长率的一半,上一个十年末的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8%,略高于上一个十年开始时的数值,而消费通胀达则完美地达到了欧盟央行2%的年度目标。

  虽然在欧盟内经济表现的区域差异显著,欧洲大陆的经济要好于南欧的成员国,但整体来说,欧洲经济对近期的几次冲击的抵御能力欠佳。近期的经济冲击包括股市泡沫破灭,翻了四番的美元石油价格,外汇市场中美元汇率的下降,全球金融危机,严重的经济衰退,以及最近的政府债务危机。

  另一个发达经济体,日本,在面对相同的冲击时也没有更好的表现。同期,日本的经济增长更低(年增长率为0.7%,人均增长了2.7%),通货紧缩率几乎是一个常数,财政赤字水平几乎增加了一倍(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增加到5.8%)。虽然大体面对相同的问题,日本经济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在银行部门的问题和人口增长停滞的问题。即便如此,日本经济也有优点,如在对外竞争力上保持上升。

  欧元区的低增长和应变能力不足,可追溯为三个主要因素:伴随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出现的生产率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和产品市场的僵化。劳动生产率年均只上涨了0.57%,而商业部门每人每年的工资补偿却以2.4%的速度上升。在这样的趋势中,德国是一个例外,德国在2004年和2007年之间成功地抑制工资增长,同时提高了生产率。奥地利和荷兰在这些年内也实现了显著的生产率上升。然而,结果是,在过去十年中,欧元区的竞争力如果以汇率波动和单位劳动力消耗计算的话,减弱了23%,但是德国的情况是有所提高(在2000-2010的十年间上升了约4%)。作为对比,日本的竞争力上升了31%,这个数据相当惊人。

  这些趋势与人口老龄化一起加剧了欧元区经济发展的痛苦,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缩减,并需要社会经济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在整体人口增长停滞的情况下(欠发达经济体除外), 60岁以上人口的就业率并没有按照需要上升,除了在上一个十年的后半段,经济衰退造成的经济环境恶劣时期。

  更加灵活地使用有限的劳动力或许会使问题得到缓解,但是,事实上,欧元区的结构改革缺少应有的成效,尤其是在下述两个方面:1)从使劳动市场更加适应变化的竞争地位,调整工资设置和工人的流动性,这一点适用于在不同经济部门和不同地区;2)产品市场的自由化,以刺激创业,创新,以及在研发上投资。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是通过所谓的"里斯本战略"。但进展速度远远不够,而且在不同国家和跨部门快慢不均,结果使整个地区无法达到预先确定的量化目标。例如,服务行业,作为国家产品结构的最大组成部分,基本未受自由化和外部竞争的影响。此外,劳动参与率和研发支出也没有因目标的制定而有所提高。

  尽管如此,根据最优货币区的做法,任何货币联盟的成功是建立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工资的灵活性基础上的。然而,欧元区的政策治理,在这些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没有使各成员经济体达到理想的一致程度,这需要确保不同国家持续使用一种共同的货币和共同的货币政策。

  欧盟地区面临着来自亚洲、东欧和拉丁美洲新兴经济体的强烈竞争,在这个时候,灵活性便显得更为必要了。国际分工上出现的重大变化,在应对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力挑战之时,欧元区国家却出现了人口问题和结构的僵化,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目前在欧元区所经历的发展困境。即使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意料之中,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欧洲国家可以正确并及时地应对这些挑战。处于欧元区南部的国家,那些在削减赤字开支、保持高水平的劳动保护和福利支出上有很高社会共识的国家,已经发现他们正处于最危险的境地。

  无论如何,所有欧盟国家都面临着相同的基本制约因素:由于急需降低因经济萧条造成的高债务/ GDP比率,没有余地采取有效的财政刺激政策。因为欧元政策的制定意在保持金融稳定,所以也无法使用通货膨胀或汇率的实际贬值这样的政策工具。此外,由于主要经合组织成员国都在努力控制过大的财政赤字,缺乏外部动力推动总需求。对社会保障体系倒退的强烈抵制,民众不希望改变养老金、失业福利、医疗保健、劳动法规等的相关政策。金融市场规避风险倾向的加剧,社会对必要的紧缩承受力极低。

  面对这么多苛刻的限制,有些人会认为,欧元区已经没有办法走出这样一个长期增长缓慢、社会局势紧张、必须为国内生产者提供隐形保护的困境。不过,这个地区并非注定要经历发展停滞或者解体这种更糟糕的情况。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合理的政策可以帮助欧元摆脱负面预期。欧元区国家领导在政策质量上的跃升完全可以为整个地区的发展提供出路,只要他们为此付出努力。

  要想摆脱萎靡的状态,核心是决策者要克服对社会总需求管理的依赖,把重心转向供给方面的政策和有效的国际经济合作。要恢复经济增长,必须制定全方位的供应方政策,即使在调整阶段,为缓解不可避免的社会成本,政府预算空间并不大。换句话说,要实行一个现代版的"产业政策"——政策的目的并不是扶持落后的产业或公司,而是推动结构的重建,通过创建内向诱导的机制来创造经济增长前景。

  相关策略应从微观角度考虑国内市场、生产基地和生产要素,以期得到改善。分开来看,效果将是有限的,但各方面的努力综合在一起,便可以使生产力和竞争力的一个相当大的提升。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很多,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一一实行的。但一些提示就足以确定政策发展的主要方向。

  • 通过深度削减官僚制度障碍以及简化规章、条例和税收的要求,为创业和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 开拓更多的民间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防止繁冗的手续阻碍私人投资。由于现在的借款成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比过去更优厚的投资回报。与此同时要通过减少消费支出将更多的政府资金转移到基础建设项目上。
  • 在不增加额外政府预算的情况下,通过相关法规、环境税收补贴和市场机制的调整,推广新技术,比如"环境技术"。
  • 鼓励创新,加强研发部门与商业领域的衔接,使研究成果可供更多的中小企业使用。
  • 对服务业的主要部门解除管制,如交通、地方性公用事业、网络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借此形成更高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 在所有产业部门,包括公共团体,推广信息通信技术。加快过时产业的淘汰,方便相关资产的注销,把资金引流到其他产业。
  • 支持中小企业进入世界市场,以刺激它们的竞争能力、投资倾向,使它们有更多机会。
  • 解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僵化问题,形成员工在各部门和各地区间的流动机制,提高抵制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为那些对技术落后工人进行培训的公司提供援助。
  • 使福利制度与整个社会的目标相协调,而不是只适用尽管由劳动能力却无法得到工作机会和工作动力的老龄群体。例如,对吸纳65岁以上员工的部门,可以放宽劳动合同的限制,并进行相应的奖励,以资鼓励。
  • 在金融和保险业更多地引入竞争机制以降低服务成本。
  • 调整政府信贷政策(例如抵押担保政策),从而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并降低成本。

  上述措施的精髓便是:"少一些刺激需求的政府投资,更多地推进竞争、创新和技术革新。"

  以上这些主张并非只能在国内实施,因为进行国际合作才能促进协同效应,减少成本,防止结构改革的成效在不同欧元国家间相互抵消。为促进国内改革,国际环境中的三个主要的威胁必须及时解决:保护主义倾向,货币偏差,在关键日用品和能源市场过度使用市场调节。如果这些威胁持续或恶化,那么欧元国家推动国内改革的进程将步履维艰,进而出现更令人担忧的情况。毕竟在西式民主国家,没有足够的社会和政治支持是无法进行任何改革的,而在困难时期,很难获得相关支持。但毫无疑问,通过血泪奋斗与国际支持,欧元区将显示出自身强大的承受力,并将迟早走出现在的困境。

2011年11月2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