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开放式结构与技术性锁定——透视中国的摩托车产业

作者 藤本隆宏 教职研究员(与葛东升合著)
发表日期/编号 2004年2月 04-J-003
研究课题  
下载/链接

概要

  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在产品份额方面,中资企业具有压倒外资企业的活力,在技术层面,却停留在模仿、改造外国企业产品的阶段。这是为什么呢?本论文针对这个问题,从设计思想(架构)和产品开发流程的角度进行了调查,指出了一系列中资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具体来说,本论文研究了中国地方企业所进行的竞争,指出这些企业已经转换成为一种“准开放式结构”,即,对外资(日本)企业引进的整机进行仿造、改造,并广泛使用仿造和改造出来的零件,进行新产品开发。这种做法在业务发展速度上产生了压倒外资企业的优势,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技术性锁定”,无法从外资企业陈旧的产品设计和零件生产技术范围中摆脱出来。
  文中指出,后发企业对外国产品的模仿,必须严格区分为二个阶段,一是单纯对产品外形的“仿制、改造”,一是从产品外形发展到对功能设计进行研究的“反向工程”。后者是关系到真正的R&D(研究与开发)的知识积累过程,而前者由于不会产生相关知识的积累,使得由前一阶段飞跃到后一阶段的条件较弱,这就造成了技术性的锁定。
  论文还从筹集零件的角度实证研究了产生上述“技术性锁定”的过程。具体来说,该论文分析了当地零件供应商之间不通过产品组装厂家就对仿制、改造的零件进行“局部整合”(水平性调整)的事例。组装成品车的厂家以“购买市场商品的方式”来筹集“整合过的”各种零件,这与自行设计所有零件(垂直性调整)、以“图纸定货”的方式筹集零件的做法相比,在成本、速度、组装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也就是说,地方组装厂家不再有经济方面的动力,去进行充分的R&D投资(或者其初始阶段的反向工程)、积累独立开发产品的能力及结构知识。其结果,造成组装企业无法凭借技术要素及产品创意生产个性化产品,纵然中国摩托车市场规模巨大,多数的成品组装厂家仍然在价格及产品投放速度上激烈竞争。文章所得出的结论是,这种短期性竞争压力使得地方企业难以进行长期性的零件开发及创意开发工作,正是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技术性锁定”的长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