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亚洲的形成、变迁与日本:从万隆会议到现代

日期 2010年11月4日
演讲者 宫城大藏(上智大学研究生院全球研究研究科副教授)
主持人 福山光博(顾问研究员、经济产业省经济产业政策局调查课课长助理)
下载/链接

摘要

万隆会议

宫城大藏的照片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亚洲第一次作为国际政治上的主体(actor)而出现的国际会议,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欧美国家参加的会议。提出反殖民地主义和互相联合的万隆会议成为要求独立的国家的一次聚会,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亚洲"独立"这一概念已成为主流。

  不过,这种印象并不是从会议开始时就有的。

  战后的亚洲出现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兴独立国家,即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轴心关系和盟友关系,这一巨大的潮流形成了共产主义与民族主义携手的战后亚洲格局。推行冷战政策的美国对这一动向非常警惕,因此要求菲律宾和土耳其等西方自由主义阵营的同盟国家积极参加万隆会议,以防止中国和印度的和平攻势。

  对于日本来说,万隆会议也是战后第一次国际会议,但是日本受到万隆会议邀请的原因与日本自己的意图并不一样。

  对于可能被印度吞并的巴基斯坦来说,无论如何要防止出现印度与中国联手主导亚洲的局面。因此巴基斯坦积极建议邀请亚洲"最大的反共国家"日本参加万隆会议,期待日本作为平衡中国的因素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要求日本作为反共阵营的一员充分发挥作用。

  那么,当时的鸠山一郎政权是怎样做的呢?如果作为反共阵营的一员参加会议,就会与印度、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之间产生距离。但是如果与这些国家加深关系,就会恶化与美国的关系。日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决定派经济审议厅长官高崎达之助参加会议。任命经济审议厅长官为代表前去参加有周恩来和尼赫鲁出席的会议是有其目的的,即尽量回避政治问题,代之以全面突出经济问题,试图以经济连接亚洲。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为日本战后亚洲外交的一个原型。

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1955年当时的亚洲结构与今天不同的是构成亚洲形态的"逻辑",而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地区力学。战后亚洲的国际政治是由"四个逻辑"和"三个亚洲"组合而成的。下面笔者想做一些详细的考察。

战后亚洲的形成与变迁

四个逻辑
  战后亚洲组建亚洲形态的逻辑(或称价值观)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所谓四个逻辑就是"冷战"、"革命"、"反殖民地化"和"发展"。

  1. "冷战"。美国以是否反共,即多米诺理论的逻辑展开了冷战。不承认共产党中国,视台湾国民政府为中国也是基于是否反共的国际秩序观。
  2. "革命"。革命的国家是指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互不干涉内政"和"互相尊重主权"意味着革命政策的结束。革命曾经是中国在战后亚洲建立地区秩序的逻辑。
  3. "摆脱殖民统治"。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认为,只有消除了旧宗主国的影响力,才能在实质上获得独立。另一方面,也有像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那样,在保持与旧宗主国的松散关系的同时实现独立的国家。
  4. "发展"。这种逻辑是不诉诸于"冷战"或"革命"等政治方式,而是通过经济发展来提高国家总体水平,试图以此来解决问题,这种构想具有浓厚的日本色彩。

  到1965年为止是战后时代的前半期,这个时期以"冷战"、"革命"和"摆脱殖民统治"为亚洲国际政治的主流,但是从1975年以后,"发展"成为核心。那么,在1965~1975年的"10年转变期"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1965年,亚洲迎来了政治时代的高潮,以"北京=雅加达轴心"为纵轴和以"美国=英国"为横轴的两个势力并存,亚洲倒向哪一方形势不明。1965年成为多米诺理论具有现实意义的一年。但是苏加诺在1965年的"9.30事件"中下台,"北京=雅加达轴心"解体。1967年东盟(ASEAN)成立,1971年~1972年美国和中国各自终止了"冷战"和"革命",互相接近。1975年西贡被攻占,越南战争结束,宣告了"独立"时代的终结。从此以后,由于具有民族独立战争色彩的纷争从亚洲消失,"发展"时代的政治基础得到了巩固。

  1975年以后,亚洲转向经济发展的时代,日本进一步参与。日本追求的"发展",具有通过经济促进亚洲非政治化的政治性意义。战后日本对外提供援助的最大对象国是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对象国是中国,其背后的政治意图是因为这些国家是形成战后亚洲秩序的关键,日本希望在这些国家的转变时期推动其转向"发展"的方向。"发展"成为改变战后亚洲秩序的重要手段。

三个亚洲
  下面笔者将讨论战后亚洲在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这三个亚洲的组合中是怎样形成和演变过来的。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印度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合作关系,提高了影响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东北亚+南亚的时代。而东南亚作为一个地区性集团还处于形成过程中。
  • 20世纪60年代:东北亚+东南亚的组合变得紧密起来,越南战争中出现的战乱和紧张形成亚洲的舞台。南亚发生分离,影响力逐步下降。
  • 20世纪70年代:东北亚+东南亚的组合虽然依然牢固,但是其内容与20世纪60年代不同,进入了经济时代。中国提出了改革开放路线,而南亚的分离状态已固定下来。
  • 20世纪80年代:东北亚+东南亚再加上太平洋,形成了"亚太"这一地区概念。集结这一地区的是始于1989年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 20世界90年代:东北亚+东南亚的组合进一步加深。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首先提出了东亚经济共同体(EAEC),把这两个亚洲联合起来作为"东亚"的设想,在公共关系中得到了广泛的认知。
  21世纪:针对在东北亚与东南亚的联合体中是否加进南亚,是以东盟+3的形式建立东亚共同体,还是以东盟+6的形式建立东亚共同体展开对话。

三个亚洲与日本
  战后日本首先进入受到全世界关注的南亚,其后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通过谈判战争赔偿达成协议又进入了东南亚。进入东北亚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后的事情。

  如果比较一下日本对三个亚洲的关注情况,可以看出比较明显的差异。

  日本对南亚的关切是为了替代东北亚和东南亚,以取得平衡。对于东南亚,日本在经济上非常关切。反过来说,就是在安全防务方面的关切比较稀薄。在安全防务方面的束缚较弱,意味着可以自由行动。实际上,战后日本扩大外交版图的尝试始终是从东南亚开始的。与此相反,日本对东北亚的安全防务非常关切,像日本这样出于对安全防务上的关切而实施殖民地统治的国家,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当今的课题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崛起之所以变得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在亚洲货币危机以后东盟日益疲软。此外,雷曼危机以后,美国主导的经济走向衰弱也是一个原因。总之,目前的状况是,战后日本对亚洲政策中潜在的对东南亚和对中国之间的平衡已经被打破。

  在这种形势下,政治和安全防务与经济之间发生了偏差。在20世纪80年代,凡涉及政治和安全防务都是以美国为核心的中心辐射型(hub and spoke)关系,在经济方面也是美国的市场成为最终可依靠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安全防务和经济都形成了依存于美国的体系。然而时至今日,在安全防务方面依然保持着以美国为中心的结构,而中国则处于对立面。但是另一方面,在经济方面,亚洲内部的一体化逐渐取得进展。那么,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制约这种偏差呢?这将成为今后最大的课题。

日本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第一,坚持并适当加强日美同盟,防止产生力量真空。今后中国的政治和政党能够在多带程度上控制军队将成为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周边存在的力量真空,很可能成为导致中国扩军的因素。第二,加强经济合作关系。通过上述两项的组合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实现地区秩序的稳定。不过,这也只是维持现状。从长期来看,第三,作为逻辑和价值观的问题,还需要思考继"发展"之后还有什么手段。这是30年后可能给亚洲地区的状态带来巨大变化的重要问题。为了届时不至于被抛弃,日本应在人权和民主化等问题上更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目前围绕"亚洲共同体"的讨论非常活跃,但是"亚洲共同体"不是目标而是手段。日本需要思考应如何建立亚洲地区的秩序。

日本语原文

*本记录由RIETI编辑部负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