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研讨会

“制度变迁中的日本经济:对中国转轨的启示”

日本的金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中国

谢 平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教授、《比较》编委)

  我谈谈日本银行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第一,主银行体制有点慢慢衰退了。中国曾经也推行过主办银行制度。可以说主办银行制度是中国一项正式推出的制度,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过文件的,大概在6-7年之前,后来也就逐渐消失了。现在看来,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固定关系,尤其在日本的主银行体制中有参股关系,中国的主办银行是固定的业务关系,但是商业银行有另外一种理论认为,关系贷款(relationship loan)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因为关系贷款相互比较了解,有信任感。现在看来,固定的企业和银行关系条件可以放松了,可以不是一种严格的约束条件了,但是在银行选顾客、顾客选银行的过程中,贷款的联系性还是能够减少成本的。

  第二,很重要的,也是日本的银行体制与中国银行体制有些相像的地方是大银行主导的体制,大银行主导体制有一点点的变化,在银行兼并越来越大的同时,银行融资在整个融资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人们更多的注重企业内部融资和市场融资。也就是说,在日本整个社会的融资结构中,银行融资的比重在下降。但是,银行业本身,日本也是不断地兼并,走向越来越大。所以说,银行主导制度慢慢走向市场导向,在日本还不能算市场主导,向美国那样是(证券)市场主导的,只不过是说市场融资比重上升,这么一个过程像青木教授讲的那样,走的时间非常长,非常慢。也就是说,现在看来,市场融资体制和银行主导融资体制的替代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的过程可能非常的慢。中国也有这个情况,前几年市场融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1999年、2000年和2001年,证券融资的比重上升到几乎10%,现在又下去了。从增量上看,去年和今年大幅度下降,证券融资比重又回到5%,今年只有2%。这个渐进的路子和反复的路子,现在看来,日本的启示和我们看到的,也并不是说某种外在制度的推进就能够使它变化的。目前来看,大银行在现在社会当中还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说全世界的大银行,花旗银行。日本的模式也证明,大银行的优势:规模效应、网络效应、范围效应,大银行的稳定性,特别是多样化业务的提供,大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提供的综合性业务,银行也在新技术和制度变迁当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业务,调整自己的内部管理。原来我们以为,大银行的内部管理成本特别高,管理特别困难,没想到新技术——IT技术的应用使大银行的内部管理成本正在下降,而且它适应了社会多样化、模块化的情况。这样的话,原来以为,分散化、多样化会使银行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现在看来也不是这样。尽管在日本的银行体制中,有一些中等银行都倒闭了,存款保险制度也进行了改革,改为有限的存款担保。但日本和美国的情况都表明,大银行仍然有生命力,这是第二个启示。大银行主导体制在一个制度演变过程当中也会逐渐适应。

  第三个是日本银行改革最难解的问题,对中国也是启示比较大的,就是怎么处理不良贷款。日本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就是不处理,它就是慢慢地处理,而且日本的情势使我们看到,不良资产的背后所隐含的信息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非常复杂,日本的情势跟我们的国家有些相似,表面看是不良资产问题,但不良资产背后隐含的信息特别多,而且隐含了很多事情和案例。所以日本对不良资产的处理为什么这么慢,数量这么大,宁可让它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使我们认识到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复杂性。从日本的例子中也可以看出来,银行与政治利益集团的关系确实非常大。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银行这样的商业机构所体现出来的政治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