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 JavaScript on.


地方创生与地区的视点 应发展有“挣钱能力”的产业

打印版

  日本的人口在2008年达到顶峰后开始减少,特别是在地方的市町村,今后人口减少有可能导致地区经济缩小和行政服务水平下降,并且这种状况反过来又进一步引起人口减少,导致陷入“积累型缩小循环”。

   政府内阁于2014年12月通过了“地区、人、工作创生的长期前景”决议,提出了以创造就业和人口增加的良性循环带动地方创生的基本方针。

   许多市町村已经开始制定地方人口前景和地方版综合战略计划,这是因为今年内制定可以在明年的地方创生支付额中得到反映。但是在日本整体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对于各市町村来说,拿出维持人口的具体计划并不容易。而且某些个别战略,还被要求以有根据的数值证明实施该战略的结果。

◆◆◆

  回顾市町村的振兴计划,最欠缺的是基于客观数字的评价指标和解读指标的知识及经验。评价指标与地方综合战略要求的重要达成度指标(KPI)也有相通之处,可以定量性掌握在实施对策时产生的地区经济效应。这需要地方投入产出表,但制作该表需要时间、费用和经验。政府为了支援市町村对实施对策进行定量性评估,开发了“地区经济分析系统”等分析工具,并已开始提供使用。

   维持人口的根本在于保证形成带来收入的产业和就业机会,以及建立两者的关联结构。这意味着在思考地区经济时,需要考虑从外部为本地带来收入的产业是什么、提供就业的产业是什么。因此,为了让地方综合战略开花结果,必须正确解读本地的经济结构。

   在思考本地经济结构时,把产业分为下述两部分是有益的。

   一个是没有人和业务点就不能成立的产业,也就是需要人口和企业集群的产业。零售店·饮食店·房地产业·医院等对个人的服务业、维修检查服务·会计事务所·广告业·信息处理服务等对组织的服务业都属于这类。这些都是有人和业务点才能成立的产业,所以也被称为派生产业或非基础产业。

   另一个是选址与人口集中或企业集群没有什么关系的行业,这种行业的需求者大多在地区以外,例如制造业的工厂部门、需要场地的农业、林业、水产业、矿产业等。这些都是有自然条件(存量)才能成立的产业,不是从地区市场派生的,因此也被称为基础产业或移出产业。

   服务业也有可能由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变成基础产业。网销、成形设计或创意、通过包装提供的服务等都可以成为移出产业。从资金流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从地区外挣钱回来的产业。与此相对,前者的派生产业可以说是让资金在本地区内循环的产业。

   重要的是只靠地区内市场产业,“本地经济”即地区经济不能成立,如果没有从地区外挣钱回来的产业,本地区不久就会衰退。许多人口不断减少的地区,其地区外市场产业的基础产业很多都在衰退。

   即使不能从从地区外获得资金,也可以利用本地区内的需求使资金周转,但早晚会停下来。从地区外市场获得资金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众所周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上都显示出,在两个产业之间,存在着基础产业的规模决定非基础产业的因果关系,两者的比例被称为基础与非基础比例,比例值越大,来自基础产业的就业波及效应也越大。也就是说,只要考察清楚基础产业,就可以预测该地区的人口规模。

   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模型中,投资和出口等需求对收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基础模型关注的是供给方面的基础产业的活跃程度对该地区的就业(人口)产生多大影响。

◆◆◆

  例如,假设基础产业的从业者增加了1000人,如果基础产业与非基础产业的从业者比例为1比4,那么整个地区的从业者就增加5000人。如果按1个从业者有2个家属计算,最终该地区的人口就会增加10000人。

  因此,当某市制定“今后15年里振兴新产业,增加人口1000人”的计划时,必须在基础产业新创造出100人的就业机会。使用这个方法可以判断城市计划是否妥当。在这100人中,还需要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在综合战略中,不单要讨论人口问题,更重要的是还应该思考在什么产业、保证拥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或招聘)。

  要想直接发现这样的基础产业,显示产业之间和地区内外交易的地区产业投入产出表很有用,然而除部分城市外,各地都还没有制作,所以需要使用比较容易取得统计数据的从业人数作为替代指标的“特定指标”,来间接发现基础产业。就是用全国从业者比例计算出某个产业的从业者比例作为基准,例如如果是2.0,就意味着集聚程度是全国结构比的2倍。

  不过,这里没有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存在,所以再乘以笔者开发的全国层面的自足率,作为“修正特定系数”,通过适用这一系数可以更正确地识别某城市(或地区)的基础产业。系数值超过1.0的部门,就是该地区的净移出是具有正值挣钱能力的产业。

◆◆◆

  下图是爱媛县今治市的情况,横坐标是修正特定系数的对数变换值(挣钱能力),纵坐标是从业者比例(提供就业能力),显示了用产业分类计算的数值。最有挣钱能力的是海运业,这里是指内海航运。继而是石油产品等制造业。另外还可以看出,意味着造船集群的运输机械、毛巾产业所属的纺织工业及其批发业等不仅拥有在地区外挣钱的能力,还拥有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从下图可知,培养多种多样的基础产业,使其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产业是非常必要的。

图:今治市的挣钱能力和提供就业能力
图:今治市的挣钱能力和提供就业能力
(资料来源)总务省《经济普查:活动调查》(2012年)、《经济普查:基础调查》(2009年)

  在这里把修正特定系数高于1.0的从业者视为基础部门,算出基础和非基础比例为3.22。今治市的人口与从业者比例为2.25,根据经济基础模型的计算,基础部门就业每增加100人,预计今治市的人口就会增加950人左右。

  特定系数是相对指标,所以虽然对发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用,但也存在没有把经济规模考虑在内的问题。不过,对于看清本地的生活来源在哪里,却是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

  总务省正准备公开这种基础产业(挣钱能力)和提供就业机会产业(就业能力)的相关性图表的数据。通过与现在提供给地方政府的“地区经济分析系统”互补利用,可以期待对地方创生综合战略的客观评估能得到更深入的反映。

本文刊登于2015年5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经济教室”栏目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