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 JavaScript on.

关志雄个人主页: “实事求是”专栏

中国开始探索人民币国际化

打印版

  随着始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美元作为关键货币的信用开始受到质疑,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的呼声日趋高涨。另一方面,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所面对的风险越来越大,迄今以美国国债为中心的投资战略被迫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探索人民币国际化1

  这里所说的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跨境交易和海外交易中使用的比例或者非居民拥有的人民币资产比率增大,具体而言,就是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上升以及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交易、资本项目交易和外汇储备等项目中的比重上升。

一、人民币在周边地区得到广泛使用

  人民币国际化尚刚刚开始,但在中国周边地区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首先,在以贸易为中心的经常项目交易方面,在中国与越南、老挝、缅甸、中亚和俄罗斯等国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得到广泛使用。在香港和澳门,随着中国大陆游客的增多,人民币已与当地货币一样广泛流通。基于这样的现实,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决定,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之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东盟(ASEAN)之间的物品贸易试验性地使用人民币结算。此外,中国已经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等8个国家间缔结了人民币结算协定。

  其次,在资本项目交易方面,2005年2月公布的《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在中国境内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即“熊猫债券”,相当于日本的“武士债券”)。在此情况下,2005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ADB)和国际金融公司(IFC)分别发行了10亿元(约132亿日元)和11.3亿元(约150亿日元)10年期债券。2006年11月,国际金融公司(IFC)又发行了8.7亿元人民币债券(第二笔,约115亿日元)。在现阶段,发行主体还限定于国际开发机构,今后则有望扩大到境外企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余永定所长建议扩大熊猫债券市场,使中国投资者能够用本国货币拥有对外债权2。除了外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外,如果外国政府(特别是美国政府)也加入发行主体,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再次,在外汇储备方面,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相继与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签订了人民币与对方国家货币(而不是美元)间的货币互换协定。首先是2008年12月12日,中韩两国签订了1800亿元和38万亿韩元(约28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定,就通过交换获得的对方国家货币加入本国外汇储备余额的比例问题也在研究之中。接着于2009年1月20日和香港、2月8日和马来西亚分别缔结了2000亿元和8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定。这种中央银行间的合作,将有望通过提供人民币资金,促进对方国家与中国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

二、香港希望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香港希望利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潮成为人民币的离岸中心,而中国政府也在对此加以推动。

  首先,2004年2月,香港正式开始办理人民币存款业务。到2008年末,已有39家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存款余额达561亿元(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据)。

  其次,2007年6月8日,中国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大陆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在此情况下,同年7月,中国开发银行(CDB)作为本土金融机构首先在香港发行了人民币债券。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可以用低于本土市场的利息筹措资金,而对于香港的投资者而言,其好处是可以获得高于人民币存款的利息收入。其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相继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在现阶段,对每年的发行额尚设有上限,认可的发行主体也仅限于国内金融机构,而且投资家需要在香港拥有人民币账户。为了扩大市场,香港当局正在要求放宽这些条件3

  再次,通过上述中国大陆与香港间的货币互换协定这一机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进入大陆的港资银行可获提供人民币资金、进入香港的陆资银行也可获提供港币资金。

  最后一点,2008年1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30条意见)明确提出如下方针:允许在内地开展业务的香港企业或金融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第13条),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第22条)。这一方针在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得到确认。

三、资本限制成为最大瓶颈因素

  这样,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正式实施的阶段,今后其进展情况不仅仅取决于其对中国的利弊,而且还取决于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是否对对方具有吸引力,因此,需要解决的课题尚有很多。

  对中国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减轻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对于中国进出口企业而言,如果国际贸易能够以人民币签约和结算,就可免除汇率变动风险,从而可以节约期货对冲等交易费用。而且,如果中国保有的对外资产以人民币计价,即使美元贬值,对外资产也不会发生损失。通过这些机制,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促进贸易和资本交易的发展。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将促进中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中国的银行和证券公司在开展人民币对外融资、贸易金融和发行人民币外债时,拥有对欧美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无需承担高汇率风险和成本,就可获得高收益。因此,上海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随之提高。

  再次,如果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被广泛运用,中国还可获得货币面值和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收益,即铸币税收益(Seigniorage)。这时候,中国和美国一样,即使国际收支变成赤字,也可通过增发本国货币源源不断地进口外国的商品和服务。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能否取得进展不仅仅取决于中国自身,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首先,中国在世界经济(国民生产总值乃至进出口)中占据较大份额。第二,人民币价值受到信赖。第三,中国拥有完备的金融市场,外汇和资本交易自由、开放,居民和非居民可以无差别地进入国内金融市场。

  其中,第一和第二个条件正在逐步满足,但中国的现状和第三个条件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中国严格限制资本交易,将会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制约因素。

  目前,也有人提出中国应该加快资本交易自由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但时机还不成熟。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经验表明,不顾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味地加快资本交易自由化,将导致经济泡沫的膨胀和破灭,是非常危险的。总而言之,人民币国际化只能按照资本移动自由化及作为其条件的国内金融改革的步伐逐步加以推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其地理范围将会局限于周边国家和地区。

  1. 参照了“日元国际化”的定义(《面向21世纪的日元国际化》,日本大藏省外汇等审议会答辩,1999年)。
  2. 详细参照余永定《美国国债和熊猫债券》,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金融研究中心Policy Brief No.08083(2008年12月7日)。
  3.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在交通银行人民币债券发行仪式上的讲话》,2008年7月16日。

2009年4月6日
>> 日本语原文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