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识别技术(非接触标签)的可行性与政府的作用——旨在确保经济竞争力的标准化活动的实质

作者 泉田裕彦 顾问研究员
发表日期/编号 2003年7月 03-P-001
研究课题  
下载/链接

概要

  近年来,非接触式IC标签(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迅速受到大家的瞩目。有人指出,随着RFID不断小型化及低价位化,将其应用于流通及物流等行业,会极大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ubiquitous社会的到来》——译注: ubiquitous一词原为拉丁语,此处意为移动通信无处不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用户与提供服务方的利害差异使政府举措受到二者基本理念对立的影响。本文首先概述RFID应用于实际经济的现状和政府的举措,从经济角度探讨RFID的普及,从而明确当前的课题。其次,根据与解决经济课题关键的网络的责任分担方式以及频率分配的基本思路,揭示目前的以制造商为中心的标准化活动可能会成为普及的障碍。根据上述论述,在验证与法定(dejure)国际标准化界限分明、以用户为中心的公开标准形成的动态的同时,阐述政府应如何介入国际标准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