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异质性与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剖析日本的制造业

  本研究摘要根据分析结果,以政策意义为中心进行了大胆的论述,并非工作论文的组成部分。关于分析内容的详情请阅读工作论文。另外,在此论述的见解由执笔人个人负责,不代表(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的见解。

问题意识

  产业不同开展事国际化活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比例也大不相同。例如,2005年在日本肉类工业的260家企业中,出口企业只占3.5%,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只占5.0%。而在金属加工机械工业的255家企业中,出口企业占58.8%,跨国企业也达35.3%。

  产业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弄清产业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提供基本知识和见解,对于制定促进国际化的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分析结果

  本研究扩展了200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新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模型),针对企业的异质性、研究开发和关税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基本设想有下述三点:(1)由于生产率高的企业占多数,因此在企业异质性(企业规模差距)显著的产业,国际化活动非常活跃;(2)通过研究开发研制出优秀产品的产业,积极推进国际化;(3)生产关税低竞争激烈产品的产业,许多企业在国际上也非常活跃。

  本研究利用1997~2005年期间日本制造业的产业层面数据,弄清了若干事实,现摘要归纳如下:

1. 企业异质性(企业规模差距)越显著的产业,开展国际化活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比例也越高;
2. 研究开发集约性产业,跨国企业的比例越高;
3. 关税率越低的产业,推进国际化的企业比例也越高。

  本研究弄清的第二个事实是"研究开发集约性产业,跨国企业的比例也高"图表"研究开发集中度与跨国企业的比例"(日文)显示了这一结果。该图表中作为研究开发集中的产业,例举了医药品、通讯器材、电子应用设备、汽车等。

政策意义

  越是受到进口关税保护的产业,越难以实现国际化。为了克服这种现状,需要实施提高产业内部新陈代谢的政策(在分析对象期间的高关税率产业中,例举了"其他食品制造业"、"谷物磨制和面粉业"等(参见图表"1997~2005年期间日本各产业分别的平均关税率(高关税率产业)"))。

  在推进国际化之前要求实施可以减少企业为研究开发负担巨额费用的政策(例如税收优惠措施),这些政策有可能促进企业的国际化。

2011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