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直接投资

日期 2005年3月28日
演讲者 田村晶子 (法政大学经济系副教授)/胥鹏 (RIETI教职研究员、法政大学经济系教授)
主持人 田边靖雄 (RIETI副所长)
下载/链接

摘要

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如何看待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这一问题是相当复杂的事情。认识竞争力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比如,人口。现在中国的人口至少有13亿。也有人认为“人口就是国力”。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开始实施多产政策。所以我的同龄人的兄弟数平均都在5人左右。进入70年代以后才有所改观。还有一个就是GDP。从中国的GDP总量看,大约是日本的三分之一强。人均GDP大约1100美元左右,经济增长率近年持续升高。然而有人批判指出,有关此项数据,有多少的可靠性?

  我们今天想要探讨的不是这些分析,而是要分析从中国贸易模式看的比较优势,也就是其国际竞争力的问题。贸易数据方面,中国发表的和其他国家数据间不可能有太大的差异。因此,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信的。

  那么,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有什么呢?

  首先可以举出的是优质的劳动力。但我觉得现在发表的数据并不能说正确反映了中国丰富的劳动力。

  理由之一是存在贸易壁垒,迄今为止,一直存在着纤维制品的进口数量限制(配额制),这一制度从今年1月被废止。因此1月的纤维制品出口增加了13.9%(参见2005年2月19日《日本经济新闻》)。2月增加41%,美国对此表现了担心(参见同年3月13日《日本经济新闻》)。中国也想避免贸易摩擦,加征了出口税,尽管如此出口依然迅速增加了。

  另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这本是配给制的残留部分,过去没有户籍就领不到粮票不能买粮食。为了限制外来的人口移动,一度曾以户籍管理的名义向移入者征收税金,但近来似乎要废除针对外来者的户籍管理制度。很多来到北京上海的农民工的孩子们,不交钱连小小学校都上不了。因而有了募捐创办农民工共同学校之举。日本的高速增长时期曾经从地方把“金蛋”集中到城市,但在中国,现状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利。

  我个人认为,限制城市化的政策并不正确。因为经济增长是和城市成长同步的。我觉得不如今后大量从欧美进口粮食、同时在纺织品领域要求彻底的自由贸易更为有利。

中国贸易类型的特征

  中国贸易类型的特征首先是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者与日本的高速增长时期大为不同。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外资的比例高。

  看一看外资企业在贸易上的作用(参照演示资料5页(日语)),可知出口有了非常大的增加。外资企业占出口的比重接近一半。最近中国在各地开设了许多开发区,为了吸引外资而提供土地,还实行了3年内免除地租和税金等政策。无论去了中国的什么地方,都有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海外的直接投资自90年代中期以后急速增长(参照资料7页(日语))。而且投资的定植率意外地高。

  宏观经济增长率为9至10%顺利增长,遗憾的是微观经济发展并不顺利。中国市场巨大,而且近乎完全竞争市场,或者说是一种接近垄断的竞争状态。比如汽车行业,日本企业有本田、丰田、日产,欧美厂商有通用和大众,还有韩国的现代因为便宜也卖得不错。国营企业虽然很忙但却利润不佳,因为中国企业要交给外国企业相当多的专利费。上市的国营企业也有不少是赤字,股价因而下跌。既是一时比较顺利,上市的同时业绩就开始下降的也常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潜在的失业率高。

关于本研究

  我们是在这样的现状下开展研究的,先介绍部分先行研究成果。

  首先是Cheng and Kwang(2000)的《分省吸引外资战略和直接投资》。主要研究中国30多个省和直辖市中哪个省吸引了最多的外资。吸引外资相当于中国的国策,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贴近实际需要的研究。还有Wei等(2001)的,〈根据产业、企业数据考察直接投资对于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效果〉的论文。最接近我们研究的是Liu等(2001)的《运用19国数据考察直接投资与进出口关系》。相关的研究有运用日本的企业数据验证东亚的垂直分工、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参看资料10页(日语))。

  我们的研究与其他所不同的是,利用对象国的数据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贸易及直接投资进行宏观分析。还包括与哪个国家从事着什么贸易、从哪个国家接受直接投资、地区性如何等问题。

关于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方法采用gravity model(重力模型)。考虑贸易问题的时候,比较优势是一个重要思维方法。有关比较优势我们原来考虑采用赫克雪尔-俄林模型。这是用各国的生产要素资源不同因而产生贸易的观点,譬如有中国劳动,美国·澳大利亚有土地,日本有人力资本等,更为集约地使用富有的资源就是具有比较优势。而且,最近作为贸易障碍的距离(地理要素)的问题受到相当的关注。距离的问题历来是主要被视为运输成本问题,最近也有探讨语言、文化、制度的差异是否构成壁垒的研究。

  我们特别关注地区性,主要着眼点是区域主义、还是一国主义、中国与怎样的地区从事贸易等。

  关于计量模型(gravity model)稍加说明(参照资料14页(日语)),V是进出口和直接投资,C为常数项,POP是人口,PG1是人均GDP,据说它与人力资本的相关性高。DENS是人口密度,数值大的国家劳动力丰富,数值小的国家土地丰富。关于地区性,DIS是距离,DR是地区镜像,把全世界分成13块分区考察。数据包括144个国家、7年(1995-2001)的面板数据。推演手法使用了Random effect Tobit模型。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相当繁杂,对中直接投资不是查流量,而是调查存量数据,结果是到北京去搜集适当的数据带了回来。贸易数据采用国际通货基金组织的直接贸易统计,人均收入、人口、人口密度采用了世界银行的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距离使用了各国的首都到北京、上海、广州的最小距离,作为参照对象使用了日本和美国的数据,日本用东京、美国则采用了芝加哥和各国的距离。

推演结果分析

  关于比较优势的详细推演结果想请看资料18~20页(日语),它表示弹性值,表中的斜体数字表示标准误差。

  • 关于人口

      人口关系到经济规模·市场规模。

      人口的对中直接投资弹性值是0.492。弹性值是变化率之比,大于1还是小于1非常重要,中国的情况比1小的多。这是因为即使人口变成2倍,对中直接投资也只增加50%,人口增加的话人均直接投资将减少。也就是说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经济规模比较小。

      关于贸易,出口0.981,进口0.975很接近1。也就是说中国的贸易和对象国的经济规模大体上成比例。如果人口变为2倍,贸易也将增为2倍。

      日本,美国进出口的弹性价值在0.7左右,可以说是与比本国经济规模小的国家进行贸易。

  • 关于人均收入

      人均收被用作表示富裕程度的指标,但在本模型中也考虑作为人力资本的指标。人力资本常常以教育水平作为衡量指标,但由于人均收与教育水平相关程度高,将两者同时放入模型会产生计算问题,所以采用人均收的指标。

      从弹性值来看,直接投资,进出口都大于1,可知中国是与更为富裕的国家进行贸易和接受直接投资。进口为1.373,出口为1.200,说明中国的进口对象国比出口对像国富裕。由此导出中国人力资本依然是稀缺资源的结论。

      一般认为人力资本丰富的日本的弹性值弹性值计算结果小于1 。

  • 关于人口密度

      有关人口密度,与直接投资的关系接近0,统计上没有意义。但,出口是0.092,进口却得出-0.223的结果。说明中国从人口密度低的国家(土地丰富国)进口,向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劳动丰富国)出口。在美国,进口(0.144),比出口(0.119)高。中国劳动丰富土地稀少,美国土地丰富,与赫克雪尔-俄林定律相符合。

  • 关于距离

      是地理性的障碍、运输成本等的距离问题。中国的进口为-0.004,统计上没有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直接投资地区模型的值高,在解释上需要注意。在中国出口是-0.317为有意义的负值,美国在出口、日本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为有意义的负值。

      归结上述中国的贸易与投资对象国的特性,出口对象国基本上具有成比例的经济规模,更富裕而且教育水准高,劳动力丰富国,距离较近等特点,进口对象国,大体上具有有比例的经济规模、比出口国更富裕、教育水平高、土地丰富国等特性。而对中投资国则具有更小的经济规模、更富裕、教育水平高、距离较远这样一些特征。

  • 关于区域特性

      有关区域特性,我想应在考虑对象国特性、去除其影响之后再看是不是还有区域特性。如果与附近的各国的贸易·直接投资关系强,就意味着区域主义强。因为与变量、距离的相关,距离统计性如果有意义,区域模型的有意性就会下降,这点必须注意。

      根据资料p27(日语)看法,把北美作为基准(1)。作为中国进口对象香港和澳门是北美的28倍。这是考虑了区域特性后数值。

      以此归结区域特性的话,对中直接投资和贸易上都是东亚和日本最大,区域主义清楚地表现出来。特别作为进口对象国、对中投资国东亚·日本都很大,这是由于垂直分工的发展,零部件、中间产品进口的进展。其次是大洋洲地区,直接投资和进口比较大。进一步还有俄罗斯·CIS地区是仅次于东亚的进口对象国。大洋洲、俄罗斯、CIS地区,反映了资源进口的重要性。

      作为出口对象,东亚接下来是中东、中美、非洲、南亚,其中包含很多低收入国。日本的出口对方国是北美、西欧,可知两者明显不同。最近中美贸易摩擦常常被提及,但对北美地区的出口既不太高,进口也不是突出的低。因此,我想不是由于出口对象国重叠了。但因为数据到2001年,关于此后需要再重新分析。

      另一方面,跟东欧各国和南亚的贸易、投资关系可以说比较薄弱。

      看看日本和美国的地域特性,可知日本与东亚·中国的贸易关系强,美国跟北美、中美地区的贸易关系强,还是有区域主义的。在贸易上,在日本北美是第3位,在美国日本是第3位,可知具有仅次于周边地区的关系。并且,在美国贸易中,中国和东亚进出口都处于相通位次,日本在中国的出口中位次低。

  • 贸易与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

      与贸易直接关于投资的相关关系,使用着同样的说明变量,可以类推。

      有关人均收入,与贸易·直接对投资的效果类似,显示了互补性。可是有关人口和距离,尽管贸易的效果相似,但与直接投资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关于人口密度,表现出与贸易、直接投资不同的效果。区域特性方面,尽管表现出区域主义特性,但在中等,下等位次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也就是说,贸易、对中直接投资的相关关系不能确定。

      然而,调查不属于说明变量的剩余差(政治的背景等这个模型不能说明的部分)的相关关系,全都是正相关。表现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促进对中贸易,从出口的国家进口等相互关系。只是这种相关与日美间的情况相比比较小。

      同时,由于对中直接投资和出口,对内直接投资和进口的相关的差相当小,可以说很难找到直接投资会扩大日本对中贸易赤字的证据。

  • 归纳

      归纳推演结果,运用各国的经济特性(生产要素资源的差等)能对中国的贸易模式进行相当程度的说明。在区域特性方面,可以看出贸易和直接投资都与东亚和日本的联系很强。同时,中国和日美的贸易地区模式不同,具有避免贸易摩擦,各得其所的可能性。直接投资与贸易有比较弱的正相关关系,在贸易上的多元主义方面,还不如日美。中国与广泛的地区开展着贸易。刚才胥先生也提到在出口方面外资的比例高,在这个模型中只表现了较弱的相关关系的是以下这一点,譬如从日本直接投资,未必会特别增加对日贸易,而是增加了面向世界的贸易总量。

  • 今后的课题

      作为今后的课题,打算按各产业数据、食品、纤维、机械、电机、服务行业的粗分类进行分析。关于贸易已经得到了对象国别、产业别数据,但还没得到直接投资的数据。

      还有想进行中国、日本、美国的三国关系的分析。

      同时,我想目前尚未得到能对直接投资进行国际比较的数据,想收集这方面数据。

提问与回答

问:

据说中国的能源资源的进口对世界带来着大的影响,如您刚才所说还将开始进口食品。日本对于能源和食品的进口依赖程度很大,您认为会对日本有怎样的影响?

答(胥教职研究员):

中国的食品进口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并不是因为稻米和小麦不足,而是作为啤酒原料的麦子不足了。美国等国现在还在抑制产量,所以我觉得产量还能增加,所以对日本不太会有影响。想有关能源,我认为市场的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不如说能源效率等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值得担心。应该推进跟日本的技术合作。

问:

我认为中国在外资企业撤退的时候,能原样接受研发设备,在技术开发方面有优势,您怎么认为?

答(胥教职研究员):

我对于中国的直接投资有两个效果,一是资本,二是技术的普及。我来日本的80年代,日本制和中国制的衬衫的差别很大,中国制的衬衫用洗衣机洗一次的话扣子就全掉了。可是现在几乎没有差别。这种技术普及的效果相当不小。我认为即便获得研发设备,也不可能完全免费吸收技术。譬如在中国如果制作DVD,其价格的10%是专利费。专利的阻隔相当大。现在每个国家都热心于保护知识产权。长期地会怎么样,谁也难以预料。但我认为在今后5年左右时间在技术上赶上来是有难度的。最近,外资企业能得到各种优惠不公平的议论时有耳闻,国营企业没利润,研发没有资金的问题也提了出来。

日本语原文

*本记录由RIETI编辑部负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