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U and AMU Deviation Indicators

亚洲货币单位wide(AMU-wide)与AMU-wide乖离指标

新设亚洲货币单位wide(AMU-wide)数据的目的

  作为RIETI与一桥大学COE共同研究项目,于2005年9月开始制作亚洲货币单位(AMU)、AMU乖离指标以及公布数据,至今已经迎来了第11个年头。AMU是由东盟(ASEAN)10国及日本、中国、韩国共13个国家的货币组成的共同货币篮子,AMU乖离指标被提议作为东亚汇率市场政策协调的一环而使用。

  AMU-wide是加上与亚洲经济关系紧密的3个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计16个国家组成的亚洲货币单位。AMU-wide是以东亚为中心,以更广范围的经济为对象的共同货币篮子,和AMU一起,可以期待作为研究域内经济的指标发挥作用。

  AMU-wide与AMU-wide乖离指标的计算,以AMU以及AMU乖离指标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基准期间设定为以成员国的域内贸易收支总合及成员国的对日贸易收支总合最接近平衡状态的期间。

表1 ASEAN10+3 (日本、韩国、中国*)+3(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的贸易收支
表1 ASEAN10+3 (日本、韩国、中国)+3(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的贸易收支
注:数值全部为笔者计算。贸易数据来源与DOTS(IMF)。
* 有关中国的数据使用了 DOTS的 "China,P.R.: Mainland" 和 "China,P.R.:Hong Kong"两个资料。
**对日贸易收支为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大洋洲15国对日本贸易收支总额。

  表1显示了从1990年到2019年亚洲和大洋洲16个国家的贸易收支。根据此表可以得知,地区内贸易收支数值最小的是1999年,其次是2000年。另外,这一期间各成员国的对日本贸易收支的数值也不算太大。因此,AMU-wide的基准期间确定为1999年和2000年两年,采用这一期间的平均汇率为基准汇率。

  AMU-wide的货币篮子加权值根据最近三年期间地区内贸易量所占比例和购买力平价测算出的GDP进行算术平均来计算。此次采用的是从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数据。下表2归纳了各国货币的贸易量所占比例、用购买力平价测算的GDP所占比例、以及根据两者算术平均值计算的所占比例、基准汇率和AMU的加权值。

表2. 亚洲及大洋洲的AMU-wide所占比例和AMU-wide加权值
表2. 亚洲及大洋洲的AMU-wide所占比例和AMU-wide加权值
* : 贸易额为DOTS(IMF)中2016年、2017年、2018年换算成美元的平均值。
**: 以购买力平价测算的GDP为世界银行《World Development Report》中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平均值。
*** : 基准汇率(美元、欧元/货币)为2000年和2001年对美元和欧元的每日汇率平均值。
**** : AMU-wide所占比例与加权值为2021年1月更新。

  可以用表2的AMU加权值算出如下AMU对美元-欧元的汇率1

可以用表2的AMU加权值算出如下AMU对美元-欧元的汇率

  目前公布的AMU-wide乖离指标数据仅限名义值。

 
  1. AUS$=澳元、BN$=文莱元、CBR=柬埔寨瑞尔、CNY=人民币元、IDR=印尼卢比、IND=印度卢比、JPY=日元、KRW=韩国元、LOK=老挝基普、MLR=马来西亚林吉特、MYK=缅甸元、NZ$=新西兰元、PLP=菲律宾比索、SP$=新加坡元、TLB=泰国铢、VTD=越南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