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日元的衰退与美元的惯性

作者 小川英治(教职研究员)、武藤诚(一桥大学)
研究课题 汇率和国际货币
下载/链接

  本研究摘要根据分析结果,以政策意义为中心进行了大胆的论述,并非工作论文的组成部分。关于分析内容的详情请阅读工作论文。另外,在此论述的见解由执笔人个人负责,不代表(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的见解。

宏观经济与少子老龄化 (第四期:2016–2019年度)
汇率和国际货币

  关键货币是指在国际货币系统中担负核心功能的货币,关键货币作为交换手段的功能倍受重视,其网络外部性使关键货币具有份额不易下降的特征,被称为关键货币的惯性。现在的国际货币系统中的关键货币是美元。1999年发行欧元后,美元也依然在世界经济中保持着关键货币的地位,这意味着美元作为关键货币具有惯性。

  图1显示了欧元货币市场的国内货币结算负债和外国货币结算负债总和的推移,这个数据被假设替代全世界的国际货币份额。从图1可以发现,1999年发行欧元以后,欧元的份额不断扩大,而美元的份额没有多大变化。另外,随着欧元份额的扩大,日元的份额不断缩小。

  现有研究(Ogawa and Muto(2016))分析了发行欧元和世界金融危机对美元的惯性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发行欧元提高了欧元的地位,但美元的地位并未改变。本文在分析中添加了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尝试对这一结果进行了综合性解释。

  分析期间为1986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对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集中考察了发行欧元(1999年1月)和经济危机(特别是2006年5月发生的美国房地产泡沫崩溃、2007年7月的法国巴黎银行危机、2008年8月的雷曼危机、2009年10月的希腊危机)。这些因素被认为在使某个国际货币的地位上升(或下降)时,也会使其他货币的地位相对下降(或上升)。

  本文分析使用了money-in-the-utility模型,这个模型的个人效用函数中包含实际消费和国际货币的实际余额。本文使用这个模型,计算了通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利用持有国际货币获得的利益对效用做出的贡献。也就是说,当贡献度上升时,可以认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也上升了。本文比较了发行欧元前后和经济危机前后的这种经过推算的贡献度,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从分析的结果来看,主要明确了下述两点。第一,如果排除经济危机的影响,那么发行欧元没有对美元的贡献度产生影响。而且欧元和英镑的贡献度有所上升,日元和瑞士法郎的贡献度下降。第二,经济危机后日元的贡献度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在整个分析期间日元呈下降的趋势。

  从结论上说,发行欧元带来欧元贡献度上升,导致日元和瑞士法郎的贡献度相应下降。这个结果与发行欧元并未改变美元的贡献度,即关键货币的惯性发挥了作用相吻合。进而日元的贡献度在整个分析期间呈下降趋势,或许是因为日本在经历“失去的20年”时,GDP在世界上的份额和国际贸易都减少了。

图1:欧元货币市场的国内货币结算负债和外国货币结算负债总和
图1:欧元货币市场的国内货币结算负债和外国货币结算负债总和
[扩大图]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制作
2017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