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出口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工资溢价——使用日本雇主雇员接合数据的分析

作者 田中鲇梦(研究助理)
下载/链接

  本研究摘要根据分析结果,以政策意义为中心进行了大胆的论述,并非工作论文的组成部分。关于分析内容的详情请阅读工作论文。另外,在此论述的见解由执笔人个人负责,不代表(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的见解。

其他特别研究成果(不属于任何研究项目)

1、提出问题

  关于全球化给劳动市场带来的影响,由于劳动者的多样性,不仅需要利用企业层面的数据,而且需要使用雇主雇员接合数据(Linked Employer-Employee Data)进行分析。但是在日本迄今还没有这种劳动者层面的研究。例如早有人指出,由于全球化的进展,在国际化企业和非国际化企业的劳动者之间,工资差距可能加大。这种判断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劳动者层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本研究使用通过日本政府大规模统计制作的雇主雇员接合数据,对企业国际化和工资的关系进行分析,重点对外资企业和日资企业进行了比较分析。

2、分析内容和结果

  本研究首先把《工资结构基本统计调查》(厚生劳动省,2012年)、《经济普查基础调查》(总务省,2009年)和《经济普查活动调查》(总务省,2012年)这3个政府统计接合起来,制作了《制造业企业与劳动者接合数据》。

  本研究使用制作的接合数据,比较分析了(1)外资企业、(2)日本跨国企业(设有海外子公司的日本企业)、(3)日本出口企业(没有海外子公司的日本出口企业)、(4)日本非国际化企业(没有海外子公司的日本非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图1是分析结果的箱形图。用于分析的工资数据中包括奖金。从图中可以看出,工资从高至低的分布顺序为:外资企业、日本跨国企业、日本出口企业、日本非国际化企业。

图1:不同企业类型的工资分布(箱形图)

图1:不同企业类型的工资分布(箱形图)

  为了调控地区、产业、企业属性(企业规模等)、劳动者属性(学历等),用最小2次方推算了标准的明瑟(Mincer)工资模型,然后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日本跨国企业和日本出口企业的高工资完全可以用可观察的因素加以解释。换言之,日本跨国企业和日本出口企业之所以平均工资高,仅仅是因为位于高工资地区,属于高工资产业,企业规模大,雇用高学历劳动者。

  另一方面,本研究还发现,对外资企业即使调控企业规模和学历等可观察因素,也比日本的非国际化企业工资高。这说明,外资企业支付高于日本企业的工资必然有一定的原因。例如外资企业停业率高、外资企业的劳动需求经常变化、容易被解雇、外资企业的内部培训与日本企业不同等。另外,工资差异还可能反映了有无退休金等日本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工资习惯上的不同。当然,也有可能是本研究没能进行调控的无法观察的劳动者属性和企业属性导致了高工资的结果。不过这些都超出了本研究的范围。

  为了弄清工资各分布点的工资溢价,笔者还使用明瑟工资模型进行了分位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外资企业的高工资劳动者享受充足的工资溢价。与此相对照,日本的出口企业和跨国企业,工资越高的劳动者,工资溢价也越少。这显示出,外资企业为了留住高工资劳动者,支付了更多的工资。与此相比,日本企业可能没有在每年的工资中向高工资劳动者归还出口或在海外发展获得的利润。

3、政策含义

  通过本研究发现,在外资企业和日本的国际化企业之间,工资的支付方式有很大差异。从理论上说,当劳动市场不充分时,可以从外国市场获得收入的企业为了劳资间的分配(firm-worker rent sharing),会支付工资溢价。外资企业与这一理论一致,与没有国际化的日本企业相比,具有支付高工资的倾向。另一方面,已经国际化的日本企业与没有国际化的日本企业相比,只支付同等程度的工资。因此有必要探讨日本企业从事出口或在海外发展却没有带来工资溢价的制度上和政策上的原因。换一个角度看,虽然外资企业的增加可能使工资差距加大,但日本企业的出口和海外发展有可能不会使工资差距加大。

201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