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中国国营企业民营化对出口的影响

作者 户堂康之(教职研究员)、乾友彦(内阁府)、袁媛(早稻田大学)
研究课题 东亚企业生产率
下载/链接

  本研究摘要根据分析结果,以政策意义为中心进行了大胆的论述,并非工作论文的组成部分。关于分析内容的详情请阅读工作论文。另外,在此论述的见解由执笔人个人负责,不代表(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的见解。

提高产业和企业的生产率研究项目(第三期:2011-2015年度)
"东亚企业生产率"研究课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营企业民营化,出口企业不断增多。本研究使用覆盖中国半数以上企业的企业层面数据,对国营企业的民营化是否促进出口进行定量性推算。结果发现,没有从事出口的国营企业从第二年开始出口的平均概率约为3%,而民营化以后的概率大幅度上升至5%。也就是说,由于民营化,企业开展出口业务的可能性大幅度上升。

  进而本研究对带来这些民营化效果的渠道途经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民营化通过提高生产率和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了出口取向,又通过减少长期负债减弱了出口取向,经由这些途径带来的民营化效果在数量上非常小。也就是说,民营化带来的出口繁荣,不是通过生产率、企业规模和财务状况的变化,而是通过未反映在现有数据中的企业特性的变化引起的。

  所谓这些特性,是指例如企业对利益或风险采取的态度。也就是说,中国的国营企业对提高利润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没有考虑积极地冒风险从事出口。然而由于民营化,企业如果不提高利润就无法继续生存,并因此产生了冒风险打入出口市场的需要。换句话说,民营化产生了"挑战精神",使企业的目光转向了海外市场。

  这一结论与RIETI针对日本企业的研究结果亦相吻合。例如,在日本企业参与出口迈向国际化的决定性因素中,生产率、企业规模和财务状况的作用非常小,而且,在中小企业,经营决策者的风险取向、时间取向、以及是否具有国外经验成为决定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参见DP11-E-026)。

  使用日中企业层面数据的这些研究成果显示,企业为实现国际化,心理性因素非常重要。因此,作为促进企业国际化的政策,需要通过提供国外信息、支持建立人才网络等降低对国际化的心理障碍,唤起挑战精神。

201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