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者对本书的介绍

援助国经济学

援助国经济学

援助国经济学

  • 木原隆司 著

编著者对本书的介绍

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日本援助的有效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发援助的潮流(援助结构)以10年左右为跨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世界大战结束后至50年代为复兴与安全防卫方面的援助(马歇尔计划等),60年代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援助(Big Push:大推进),70年代为初级产品危机对策等基本生活援助(Basic Human needs:人类基本需求),80年代为债务危机对策等宏观结构调整融资,90年代为冷战后体制过渡援助(自由化、民营化、治理援助)和地球环境保护合作,21世纪的头10年为以扶贫等为目的的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Bs)的援助增额等(注1),近年来又提出了通过援助基础设施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要求。2008年发生世界金融危机以后,人们曾经担心援助额减少(注2),但是隶属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发援助委员会(DAC)的发达国家2009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ODA),同比实际增加了0.7%,如果去除削减债务额以后进行比较,则增加了6.8%,援助额依然在稳定增长(注3)。

  最近,主要从"受援国的经济福利"(扶贫和提高生活水平)的观点对开发援助的优劣进行了讨论。但是,既然使用了援助国(Donor)的资金,那么如果开发援助不能得到受援国的国民和像日本这样的"援助国"国民的理解,援助就不能持久。"好心(援助)总会有好报(受援国)",要想使援助可长久持续,就需要在长期和广泛的意义上使援助国的福利也随着提供援助而得到改善。这一想法还可以成为促进援助国参与地区合作以至全球规模合作的契机。

  本书通过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和实际援助状况,将开发援助与援助国的福利挂钩,弄清经过筛选受援国的选择性援助、有益于全球环境保护和防止感染病症等的援助、发生地区内战后的援助以及援助国之间的援助协调、地区合作等怎样才能使受援国和援助国双方都受益。

  本书的结构如下:

  (1)首先,在序言中对"开发援助"等基本概念进行归纳整理,概观近年来援助的实际状况,并介绍开发援助的结构、援助动机、援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近年来关于"有效援助"的讨论、以及与各章的分析的关系。

  (2)近年来,根据受援国制度政策环境的优劣和贫困程度来决定援助对象国和援助金额多少的"选择性援助"形成了一种潮流。在第1章"开发援助融资的新潮流——重视'制度政策环境'与根据受援国进行援助"中,通过实证分析明确制度政策环境与选择性援助、对弱小国家的援助、陷入债务危机的危险性的关系。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制度政策环境对援助分配和债务的困难性产生了影响,但结果又显示出,系数等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应根据受援地区采取不同的对策。此外,在补论中还介绍了随着制度政策环境的改善而增加援助额,促进减贫的"高效减贫援助方式"。

  (3)但是,"高效减贫援助方式"没有考虑到援助国的援助动机和战略性行为。为了考虑这些问题,在第2章"援助国的援助动机与'协调援助的经济学'"中,把开发援助作为同时生产私有财产(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利益(狭义的国家利益))和公共财产(国际公共财产和出于人道主义而提供的利益),以及增进这些"广义的国家利益"的"公私结合生产的财产"。在此基础上,使"提供援助模型"和"协调援助模型"定型化,应用"博弈论"提出自发性援助增额和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协调援助的可能性,并把该模型应用于越南等国的协调援助的实际状况进行验证。

  (4)国际环境保护和防止感染病症的对策等国际公共财产,有很强的"蹭车(不要白不要)"的动机,因此令人担心供给不足。在第3章"谁来负担国际公共财产?——国际公共财产的援助机制"中,应用"公共财产理论"明确即使是国际公共财产,根据其形式、"奖励"和"惩罚"就有可能增加自发性援助。在此,对全球公共财产援助(地球环境保护的GEF等)和地区公共财产援助(湄公河开发GMS等)的事例进行验证。

  (5)"内战"不仅给爆发内战的国家造成巨大负担,而且其恶劣影响还会波及邻国,成为"负面国际公共财产(公共罪恶)"。在第4章"内战的发展经济学与内战后援助"中,就爆发内战的原因、内战给爆发内战的国家和邻近国家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内战后的援助方式等问题,对近年发展起来的"内战的发展经济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对内战爆发、持续和激化的原因,对内战国家和近邻国家的经济增长、收入水平的影响以及援助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此外,还介绍了曾经处于长期内战状态的柬埔寨的发展状况和主要援助国家的实际援助状况。

  (6)在预计今后将会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东亚广泛实施老龄化对策,可以维持这一地区的增长趋势,提供"国际公共财产"。在第5章"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东亚——能否维持增长趋势?"中,使用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样本,对老龄化给增长率和储蓄率带来的影响进行追踪推测,同时,对老龄化给金融资产价格和收益率带来的影响进行实证。在此基础上,探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东亚的宏观社会保障和金融方面的课题与对策以及地区合作的可能性。

  (7)在全球发展中心(CGD)公布的承诺发展指数(CDI)中,日本排在最低等级。"日本的援助质量为最低等级"这一评价是否合适呢?"本书最后一章"以持续而有说服力的援助为目标",在归纳之前五章内容的基础上,摆出实证结果,指出援助基础设施等"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援助"(Short Impact Aid)的促进增长和发展的效果,比其他一般援助更好。本章还指出,日本以政府开发援助(ODA)为主提供促进短期增长的援助至今,援助支持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与其他援助国相比,日本的援助政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利益。最后,本章在迄今所做的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承诺发展指数的问题所在,对根据各地区特有的援助需求实施"有效援助"的方式进行总结。

  本书尝试在几个方面与迄今同类著作不同的视角对开发援助进行分析。

  (1)第一,对开发援助的目的看法不同。如上所述,要想使开发援助得以持续,就需要通过改善受援国的福利,实现援助国国民能够理解的长期利益(广义的国家利益,好心终会有好报)。通过把开发援助作为有利于受援国和援助国双方改善福利的国际(准)公共财产(公私结合生产的财产),使各个援助国的援助行为和援助协作更容易得到理解。本书希望从援助和地区合作怎样改善受援国和援助国双方的福利这一视角出发,在充分利用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的同时,弄清近年来援助与合作的趋势。

  (2)第二,观察地区的援助效果和援助需求的视角存在差异。本书通过实证分析等证明,因受援地区(亚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亚、热带地区和内战国家等)不同,援助效果和援助需求也不同。如果援助效果和援助需求不同,援助方式和援助协调方法也应该不同。笔者期待,在对各种各样的援助方式(modality)(技术援助、无偿援助、有偿援助、紧急援助、教育等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援助、基础设施等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援助等)的适用地区和领域及援助的时期进行探讨时,本书的分析能够成为一个指针。

  (3)第三,观察日本的援助效果和妥当性的视角。可以认为,日本迄今一直根据各受援地区对援助的需求进行援助,对援助国和受援国的广义国家利益都有利。例如,考虑到援助效果,对柬埔寨等国家内战后进行援助(第4章),对需要大规模有偿援助的越南等国家进行援助协调(第2章),对东亚老龄化问题实施了援助(第5章)等,这些都是日本实施的"根据受援国和地区情况进行援助"事例。此外,本书的实证效果还显示出,日本在保健、医疗、环保、知识、防止争端领域增加了"国际公共财产援助"(第3章),通过对受援国政策的良好反应进行"有选择的援助",发挥了援助效应(第1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占日本援助70%以上的基础设施援助等"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援助",4年左右的短期援助也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成为支撑增长的基础(最后一章)。这些与认为日本的援助绩效不好的部分批评完全不同。

  (4)第四,向有关国家的国民、政府和国际机构等主要相关者(Stakeholder)展示援助与地区合作的利益和效果,促进相互合作的视角。不仅日本,在财政状况发生恶化的主要援助国,今后要想提高继续援助,并增加援助数量的积极性,就需要向援助国国民明确展示援助带来的"广义的国家利益"。笔者期待本书的分析能够有助于让援助国国民和国际社会了解"援助的利益与效果",有助于探讨国际机构对提高援助效果的作用。

  在本书作为分析焦点的东亚,需要加强"东亚共同体构想"等合作关系。除了通过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加强贸易等合作及货币合作以外,本书提倡包括环保领域等在内的援助和金融方面的地区合作,并尝试为探讨日本与东亚合作的方向性,提供理论性和实证性的基础。本书的分析显示,日本的援助与合作方法对于受援国增加收入和增加广泛的经济福利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可以用来证明与日本加强合作的意义。

  如上所述,本书根据作为公私结合生产的财产的开发援助的经济特性、有选择的援助等有效援助的讨论,运用新古典派增长理论、公共财产理论、博弈论等理论模型,以及追踪分析等欧美使用的正统方法,分析近年的开发援助的潮流,通过实证分析等再次揭示援助效果和援助需求的地区特性,以及日本援助的有效性等。笔者期待本书能够为加强日本国内外对开发援助与合作的关注尽微薄之力。

木原隆司

日本语原文

脚注

  1. 请参见IDA(2007)pp.27-41
  2. 根据Dang, Knack and Rogers(2009)的研究,经过对1977年~2007年陷入金融危机的24个国家进行追踪分析发现,陷入金融危机的国家即使在10年后,也比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少提供20~25%的援助。
  3. 引自OECD/DAC网站。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