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者对本书的介绍

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

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

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

  • 青木昌彦、安藤晴彦 编著/周国荣 译

来自编者的介绍(节选自本书"前言")

欢迎大家进入模块化的世界!

  当今,"模块化"的概念不仅是经济学、经营学专家之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且它还有可能彻底改变现存产业、企业的结构,具有十分强大的冲击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风险企业盛极一时,同时,在此之前曾经是世界经济舞台的主角的日本产业,却无所作为地经历了"失去的十年"。实际上,揭开美国风险企业兴旺发达的奥妙的关键词就是:"模块化"。最近,经常听说许多企业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将大公司拆分为多个小公司、权力下放、精简部门、加强部门间的横向沟通等等。但是,如果没有从本质上理解"模块化"而只是盲目地采取行动的话,难免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努力也只能停留在表面水平上。实际上,很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

  多数中国读者对"模块化"一词可能感到比较陌生。从字面上理解,它是"将事物分解为模块(各个部分)、分工"的意思,但它还有超越字面解释的更深的含义。本书将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围绕"模块化"的讨论告诉我们:在数码信息处理与通讯技术爆炸性发展的形势下,迫切要求我们对产业重新进行"现代化的分工"。这种分工涉及"设计的分工"、"生产过程的划分"、"产品结构的划分"、"(包括其它公司在内的)产品的零部件的通用化"、"(企业内外的)组织形式"、"组织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技术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等多个方面,内容十分复杂,真正涉及到"人才"、"物质"、"资金"、"信息"、"技术"等所有的经营资源,并且要求我们用现代化的眼光重新思考、分析这些问题。

  对于制造业的"分工",亚当·斯密与哈瓦德·赛蒙有非常著名的分析(参见第一章)。现代的模块化正在产生新的价值(即选择价值)——创新的可能性,很多人为了追求隐藏在其背后的莫大的财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大家都知道"风险资本"、"股票期权"等说法,其实这类较新颖的经营手段也和模块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用一句话来解释现代的"模块化"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活跃在世界最前沿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在书中从各种角度揭示了"模块化"的本质,希望阅读本书后,有更多的读者熟悉和理解"模块化"。本书是根据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2001年7月主办的专题研讨会的论文与讨论内容编辑而成。本书的日文版由三个部分组成,中文版省略了其中的第二部分(关于各个产业的模块化的问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章是青木昌彦的引言。论述了(1)模块化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2)在设计、产品、组织形式等各种层次上的模块化的多样性;(3)模块化理论的三个"家谱"及其本质;(4)模块集中化的三种基本概念框架;(5)信息浓缩化的成本与利益;(6)模块开发过程中"淘汰赛"的刺激效果与系统创新的活力等内容。

  第二章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鲍德温教授的 "模块化时代的经营",该章内容根据1997年刊登在《哈佛商务评论》上的论文翻译而成。该论文由鲍德温教授与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吉姆·克拉克共同执笔,由此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模块化"的讨论。第二章以IBM360型电脑系统为例,解释了"模块化"的含义,同时提醒人们:在电脑产业中发生的现象向其它产业的经营者也提出了巨大的问题和挑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三章"模块化的成本与价值"是专门为了上述研讨会撰写的。该章论述了(1)模块化具有改变产业结构的金融效果;(2)模块化会带来许多选择余地,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金融价值;(3)实现模块化需要花费成本等。在该章中多次运用了"设计规则"(参见"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2000年)这一概念来阐述模块化的世界("设计规则"在未来很可能成为一个经典概念)。阐明了如何消除系统内部的相互依赖性、为了实现模块化的各种操作手段,并简要论述了操作手段带来的选择价值。

  第四章是池田的论文,论述了在模块化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数码化"与"模块化"之间的关系。触及了"数码化"的本质,指出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处理能力的爆炸性的提高以及共同界面的简化,使近年来采取模块化战略的企业变得相对有利。对于日本企业来说,过去曾十分擅长共享"沉默"(不成文)的知识,在高水平的数码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必须重新建立知识体系,有意识地区别两种知识:一种是能够转换为数码化信息的知识、另一种是作为核心技术需要进行战略性管理的知识。而且,关键在于进一步增强日本制造业的优势:诸如机械、光学类的物理性的三维加工技术等。

  安藤晴彦在第五章中论述了风险经济与模块化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是公开讨论。根据2001年召开的研讨会"模块化对日本产业的冲击"的讨论内容编辑而成。由于内容比较通俗易懂,不熟悉模块化的读者可以先阅读这一部分。我们邀请了三位产业界人士。一位是京电公司的桥本董事长,他并购了在个人电脑领域中极具价格竞争力的SOTEC公司,称自己是"模块化的产物"。他的谈话热情洋溢,同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他指出:"两年之前,数码电器与模拟电器的比例是五比五,现在这个比例已经变成了九比一。""当今流行的电子加工业(EMS)说到底世界上谁都可以做,竞争日趋激烈,电子器件组装的经济效益正不断下降。经营者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事业,这才体现出他的经营手腕。"

  榎部长是创造NTT Docomo手机的i方式的天才。他详细说明了作为系统的总设计师要建立优良的商务模式,使每个模块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这一过程有多么不容易。他的话来自实际体验,而且意味深长:"最终,敢于冒风险的人将成为胜利者并获得利益。"

  桑原是日立制作所的董事,又是由小泉首相担任主席的综合科技会议的成员,正致力于日本制造业的改革。他用坦率而又明快的语言,试图找出解决日本制造业问题的药方:为了日本制造业能够摆脱过去 "本公司一贯制"、"大而全"的落伍的传统想法,应该灵活运用"模块化"来武装自己,从而适应全球化的风险(企业)经济、信息经济的挑战。

  青木和鲍德温两位学术专家也加入了与上述三位企业界人士的讨论。主持人国领二郎教授为了深化讨论的观点,接近问题的本质,恰到好处地掌握了会议的进程。讨论的内容从模块化在商务中的运用这一实际观点出发,对有志创业和风险企业界的人士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前言暂且至此,请大家进入模块化的世界。衷心希望广大中国读者能够从上述的探讨中,在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风险企业等问题上获得启发。

  最后,衷心感谢将本书准确地译成中文的周国荣先生、担任本书中文编辑的上海远东出版社的罗淑锦小姐。

青木昌彦、安藤晴彦2003年2月于东京

日本语原文

中文版导读(张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在亲眼目睹了《模块时代》这本书的校样之前,我就答应为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教授的这本新著的中文版作导读了,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书名"夺去了我的眼球",更主要的原因是,我曾经确实读到过那篇由哈佛商学院(HBS)的两位院长199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那篇短小但却颇具冲击力的文章,"模块时代的管理"。而这两年我又因为对自己的"企业家理论"津津乐道,更是对以"硅谷"为代表的新型企业制度和产业结构的飞速变革迷恋不浅。

  《模块时代》的编著者为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先生和安藤晴彦先生。我与青木先生已经有过多次的交往,时而在伦敦、时而是在巴黎,在上海也几次谋面。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青木与CIA",发表在海内外颇具影响的海派杂志《书城》上,文章交代过我与青木教授交往的只言片爪。可以说,这些年来,随着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国内的读者对青木先生本人应该也不怎么陌生了。他虽是日本人,但一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系执教,素以研究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工业组织理论而著称于世。

  也许因为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同在旧金山湾的地理优势,青木先生很多年前就开绐关注硅谷现象和硅谷和企业了。前年年底,他写的《比较制度分析》被翻译成中文与英文版同步出版,他本人也前来上海参加首发式并在复旦大学做了精彩的演讲。在那本书的第14章,青木先生就论述了关于硅谷模式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机制,其中还特别提到硅谷的"模块设计"原理在产品创新能力上的重要优势。

  值得称道的是,不仅他本人对硅谷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身为日本人,他对他的祖国——日本产业体制在新的信息技术方面表现出的许多体制问题更是倍加关注。于是,他身在斯坦福,却心系日本,亲自担任原来通产省下属的一个经济产业研究所的所长。现在,这个研究所已经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法人,青木先生干脆停职暂时离开了斯坦福大学,全心投入到在东京的这个工作当中,在政策研究者与产业界之间搭建起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体现了他作为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感。青木先生与安藤编写这本《模块时代》就是一个这样的努力。当有人问起青木先生为什么离开世界著名的学府回到日本来主持这个研究所的工作时,他说正是为了实验"组织的模块化"。这话可能并非戏言。

  什么是模块?为什么把我们现在的时代为模块时代?日本的企业界为什么要反思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汽车和电子制造落伍于日本之后,美国的新产业为什么却走在了日本的前头?这些问题不仅日本人关心,我们中国人也关心。而这正是这本仅有不到10万字的小书所回答的问题。

  要理解为什么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那些前卫的教授们在众多语汇中挑选"模块"一词来定义我们现在的这个信息技术的时代,我们是要先说清楚"模块"一词描述的是什么的现象,然后,我们再回头去考量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新产业的创新体制为什么这么值得称道。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那篇"模块时代的管理"的文章里,"模块"一词并不是具体指什么东西,而是指在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出来的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新的方法。那篇文章的作者是这样来定义电脑产业在设计和生产中的采用的"模块化"战略的:它是指通过每个可以独立设计的,并且能够发挥整体作用的更小的子系统来构筑复杂的产品或业务过程。这样说还是比较抽象,但是从管理的角度看,这似乎又是可以想像出来的一种战略,那篇文章的作者用IBM在1964年推出的360电脑系统作为例子,解释了"模块化"战略对产品创新的戏剧性效果

  我们知道,今天的电脑,尽管品牌、型号和用途等可以不同,但是它们都是可以兼容的,也就是说,作为用户,尽管你的电脑与其他人使用的电脑是不同公司的产品,但我们电脑的操作系统、处理器或者应用软件等是可以兼容的,因此,我们可以改换不同的电脑,但无需重新改写原来的程序或软件。可是,早在IBM推出360电脑系统之前,IBM与其他主机生产商的电脑机型却都是不可通用的,这当然给顾客更换电脑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为了克服这个缺陷,IBM的设计者在不同型号的电脑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上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也就是在设计上创造性地采用了所谓的"模块化"原理:将设计规则分成两类,一类是预先规定的设计规则,它由IBM决定并向参与设计者们公布与宣传。这个预先规定的规则包括确定哪些模块、详细规定模块之间如何安排和联系在一起(即确定所谓的"界面")以及用于衡量模块的标准等。另一类规则可称为自由的设计规则或者叫"看不见的设计规则",它允许和鼓励设计人员在遵循第一类设计规则的条件下自由发挥对模块内的设计。IBM做了这样模块化设计之后,新的系统与现存的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得到了解决,一举成功。结果,我行我素的其他主机生产商最终要么放弃与IBM竞争,要么寻找有特殊需求的客户,在夹缝中挣扎。我想,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友王安先生创办的王安公司的最终失利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

  当然,更重要的是,IBM在设计上的模块化战略最终导致了电脑产业结构的飞速升级和持续的创新。只要遵循设计的规则(标准、尺寸与界面等)从而使得模块之间能够正确地发挥作用,各个独立的企业现在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独特的工艺方法来开发自己的模块,甚至可以设计和制造与IBM兼容的外接的模块,如打印机、存贮器、软件乃至CPU。正是因为IBM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大胆地采用了设计上的模块化战略,才引发了后来的信息技术产业的集群现象。我记得,青木教授曾把这个产业集群现象叫做"硅谷现象",因为"硅谷"最终能成大气候,是与IBM的工程师在20世纪70年代纷纷从IBM辞职,雨后春笋般地创办能为360和370系统提供兼容性模块的属于自己的公司的浪潮有关。关于这一点,鲍得温教授曾经说过,从IBM跳糟后创办自己公司的优秀工程师多达几万人,包括第一批离开肖克利实验室的八个"背叛者"之一的高登·摩尔,他1968年创办了英特尔公司。

  如果说"硅谷现象"的形成的确是设计模块化的战略成功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进一步从设计的模块化来解释整个硅谷的产业发展模式。我们经常提到的硅谷的风险企业、天使投资者和超级交易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到底与模块化有什么联系呢?我想,有了设计和制造的戏剧性的模块化,特别是有了设计上的自由规则的那一部分,才有可能使研法独立的"模块"的队伍壮大并展开模块内部的竞争,因为只要知道了共同的界面和标准等最低限度的规则,在各自的模块中如何进行研究与开发是每个队伍自己决定的事情。这是形成硅谷产业的雄厚的技术层的根本原因。但是,与技术层相匹配的还有它的制度层面的创新安排,特别是金融的安排。

  独立的研发需要"第一桶金"的慧眼支持。在硅谷,为新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天使"投资者等商务组织很了不起,他们通常要有远见卓识,既要懂行,又要有战略眼光,要甄别出确有成长性的企业来(尽管也常常犯错误)。而一旦企业成功运作,接下来他们便能围绕同一个模块展开竞争,因为在这些企业的创业者那里还有一个也许更重要的激励,那就是竞相为股票的上市(IPO)或者被现存的大公司并购去努力。因为这些金融层面的因素确实重要,所以这一点也常常被说成是"硅谷"的本质。当然,没有技术设计上的模块化,这些也无从谈起了。本书收入的安藤晴彦先生的文章"'风险企业'经济与模块化的关系"在这些问题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

  总之,硅谷模式的成功是模块化的成功。但是,模块化在其他行业是否也能行得通呢?其实,模块化并非是信息时代的"专利"。也许几个世纪之前,我们就在实践着生产中的模块化的"理论"了。例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的那个著名的制针过程就已经包含处理复杂系统的分解方法在里面了。手表可能提供了另一个模块化的例子,因为手表的制造实际上是拼装由几百个零件构成的不同模块的集中化过程。

  不过,模块化现象之所以对今天的信息技术产业结构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应在于模块化不仅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哈佛商学院的两位院长鲍德温和克拉克在他们那篇开创性文章中指出:"模块化作为生产原理具有很长的历史。它在制造业里的应用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这是因为制造复杂的产品时,将制造过程分解为模块或小单位通常是很容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某种零部件的工学设计(尺寸、强度等)信息在制造系统中是非常明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一个复杂的过程让多个工厂分担,把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供应商来做。这些供应商尽管在生产过程和流通方面下了功夫,但与电脑产业不同的是,从历史上看,他们几乎从来或者根本没有参与过零部件的设计。"

  当然,相对于今天的信息技术,那些古典例子中的复杂系统毕竟还是非常简单的。对于电脑,像驱动系统、主板、显示屏、操作系统等各个模块本身都已经十分复杂,因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模块。这样分解的结果构成了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青木教授在本书的开篇文章中特别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信息技术的时代,即使是模块化的子系统也变得十分复杂。对于这么复杂的系统,我们要像原来IBM/360型电脑的设计的那样,由三个具有天才头脑的人来"中央集权地"确定系统设计的模块化和每个模块的设计所要遵循的设计规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今天我们所谈论的模块化与古典的实践有区别的话,那么,这个区别就在于今天的模块化所构成的系统更加复杂了,以至于每个模块内部所预设的设计规则只能分权化,也就是由子模块设计者自己独立创新而来,而且模块之间的联系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也都要靠"事后"的独立的改进而不断创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模块化在今天事实上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重要动力装置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自从电脑业的模块化以来,在很多产业里面,模块化现象正在出现。早期的模块化主要针对了电脑产业,现在的互联网、汽车和金融业等都正在运用着模块化的原理。甚至,模块化的思想造就了新型的高科技企业的诞生。硅谷著名的思科公司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思科公司今天的成功也是模块化原理的成功运用。思科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它能始终保持在高科技领域的强大竞争力,而有趣的是,它之所以有这样的非凡能力,并不在于它自己的研发能力超强,而是因为它灵活运用模块化的原理,从公司外部购买了最尖端的技术成果组成的模块。他不用现金,而是用交换股权的方法在众多模块的竞争中并购最优秀的风险企业。因为思科没有自己的独立的研究,而是通过并购(acquisition)来获得最尖端的技术的,因此,人们把这种研发方式称之为"A&D"(并购与开发),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研究与开发"(R&D)。

  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的汽车产业在20世纪的后半期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制造业的最成功的典范。日本汽车制造的生产率高于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青木先生本人在1990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关于日本企业的经济模式"立足于信息经济学的范式,指出,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以及为实现这个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现场办公度、制造与研发之间的信息交换机制等被认为是日本企业的竞争力的来源。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数字化以及共享信息的便利性的大大提高,将一整套业务都囊括在组织内部的企业结构,即使有效率,其效率也会相对降低,更何况日本企业的这个组织结构往往将高效率的部门与低效率的部门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本身又与模块化是背道而驰的。也许今天可以说,日本型生产组织结构的相对效率即使是能维持的,也难以在模块化时代跟上技术创新的超常的速率。这是日本企业经营模式今天面临的挑战。青木先生与安藤先生在本书收入的文章里都提醒了日本企业模式的这个问题。而本书记录的那个现场讨论会更是针对了日本企业的问题和改变现状的可能性。

张军 2003年3月于上海

作者介绍

青木昌彦的照片

青木昌彦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所长、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196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系,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历任哈佛大学副教授、京都大学教授等职。主要著作有:《组织与计划的经济理论》、《日本经济的制度分析》、《经济体系的进化与多元性》、《比较制度分析》等。

安藤晴彦的照片

安藤晴彦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研究员、内阁府企划官(负责经济财政运作)。198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同年进入日本通商产业省。曾经参与制定了《中小企业融合化法(通过综合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的知识,促进开拓新事业领域的临时措施法)》、《中小企业经营改革新支援法》等支持中小型(风险)企业技术革新的政策。研究领域包括:半导体、智能化家电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模块化、风险企业、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等。2001年7月起任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