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贸易摩擦能否避免?——贸易赤字国的批评没有道理

清田耕造
研究助理

  今年1月启动的美国新一届政府积极制定贸易保护政策,试图限制贸易。新政权启动后立即宣布退出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并重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谈判。据报道,美国进而又提出了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赤字问题,正准备征收高关税以纠正这种状况。

  在这些一系列动向的背后,存在着保护本国产业避免与外国竞争的目的。而且有人指出,贸易保护的动向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的混乱。

  那么从根本上说,为什么保护本国产业避免与外国竞争会导致混乱呢?本文想从经济学的角度归纳整理贸易保护的影响。

◆◆◆

  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某国从完全没有关税的状态向利用关税限制贸易的状态转变,这时贸易保护的效应从理论上说可以分为下述三个。

  第一个效应是通过贸易保护维持本国生产者的生产。利用关税可以使本国生产者避免与外国进行激烈竞争,因此对生产者产生正效应。

  第二个效应是获得关税收入。在利用关税限制贸易之前,贸易免税,关税收入为零。如果征收关税,只要进口,国家就可以获得关税收入。因此,对于限制贸易的国家,贸易保护还产生关税收入的正效应。

  第三个效应是受到保护的产品价格上涨。在维持本国生产的第一个效应中,包含着关税带来价格上涨。而受产品价格上涨影响的是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负效应。

  一般来说,给消费者带来的负效应大于给生产者和关税收入带来的正效应。我们以日本汽车产业为例进行考察。

  在日本汽车产业是一个重要产业,包括相关产业在内,参与汽车生产和销售的人非常多。但是使用汽车的人更多。假如利用关税保护日本的汽车产业,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将远远大于汽车生产者获得的利益以及关税收入。因此,即使把本国生产者得到的利益和税收全部归还给消费者,对于国家整体来说仍然不利。

  而且由于企业全球价值链(国际价值链锁)的扩展,本国企业设在国外的子公司还有可能担负着部分外国的出口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用关税限制本国的进口,那么本国企业从国外子公司购买零部件或成品也将受到限制。其结果,对本国生产者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不仅关税,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限制进口量和补贴出口等其他贸易政策。出于这些理由,贸易保护被视为不可取。

  那么假如给生产者和关税收入带来的正效应大于给消费者带来的负效应,贸易保护就没有问题了吗?

  在这里还有一点不应忘记,贸易是双方的,贸易伙伴国家可能进行报复。如果本国对进口伙伴国家产品征收高关税,伙伴国家采取对抗方式也对进口征收高关税的话,就会引发双方的进口产品价格上涨、贸易萎缩。如果双方继续提高关税,贸易就会不断萎缩下去。

  实际上,我们都还记得过去因贸易摩擦走向战争的教训。

  1929年世界经济大恐慌后,美国政府为了保护与进口产品竞争的国内生产者,采取了提高进口关税的强硬措施,各国也都纷纷效仿提高关税,结果导致世界贸易急速萎缩,世界性萧条更加严重。贸易萎缩引发世界经济的分割(集团化),集团化经济体之间的关税战争发展为诉诸武力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目前贸易保护的倾向可能导致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日趋严重,引起了广泛的不安。而且这已成为引发混乱的一个原因。

◆◆◆

  与贸易相关联的另一个重点是一个国家整体的贸易赤字未必是贸易问题。为了简化说明,这里把贸易收支和经常项目收支视为相同。贸易收支等于出口减进口。如果把国内生产总值(GDP)视为经济整体的支出时,可以用“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来表示。

  在此,如果关注扣除经济整体的税后所得、即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还是储蓄的问题,就可以用“GDP=消费+储蓄+税”来表示。从这两个算式的关系还可以得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消费+储蓄+税”,进而可以得出“出口-进口=(储蓄-投资)+(税-政府支出)”这一算式。

  这意味着,如果像近年来的美国一样政府支出多于税收,出现财政赤字时,如果没有更多的超额储蓄,贸易收支就必然也成为赤字。而且贸易政策对国内的储蓄和投资不产生影响,所以对贸易收支也不产生影响。因此,从国家整体来看,贸易赤字与其说是贸易问题,不如说是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国内储蓄和投资问题。

  即使是双边贸易收支出现赤字,也不应作为贸易问题。这时因为,正如1月21日本报“大机小机”栏目指出的那样,只要两国间的产业结构和资源多寡存在差异,贸易收支自然会出现盈余或赤字。

  下图归纳了日本与各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收支情况,可以看出,日本与中东各国的所谓产油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贸易赤字。缺少自然资源的日本长年进口自然资源,出口工业产品。因此与中东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收支经常出现赤字。

图:日本与各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收支(2015年)
图:日本与各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收支(2015年)
(注)贸易收支中包括服务贸易收支
(资料来源)财务省“国际收支状况(各地区的国际收支)”

  我们为此感到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不公平吗?为了减少赤字,我们考虑过要求产油国进口日本产品,或限制石油进口吗?回答是“没有”。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双边贸易收支不平衡不应视作贸易问题。

◆◆◆

  1817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以后,换句话说,从比较优势学说诞生以后,到今年正好200周年。如果李嘉图亲眼看到了200年后的今天对贸易加以限制的动向,会作何感想呢?有句话叫“历史总是重复”,但有些历史不能重复。

  当然,如何重新分配从贸易得来的利益,为实现贸易自由化所需的调整费用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慎重讨论。不过从根本上说,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我们应重新理解这个基本概念。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17年3月7日《日本经济新闻》

2017年3月31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