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的新常态由 “不足” 转向 “过剩”
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减少抵消减产效应

藤和彦
高级研究员

  进入今年以来,美国WTI原油(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一直徘徊在每桶50多美元。

  就此,有评论说"这表明人们希望沙特阿拉伯减产"。

  1月16日,沙特阿拉伯能源矿产资源部长法利赫称:"沙特将严格遵守主要产油国的减产协议",明确指出上周沙特阿拉伯的原油日产量低于1000万桶,这意味着该国实施的原油减产数量超过了去年底主要产油国减产协议规定的日产量控制在1006万桶以内的水平。

  但是,沙特阿拉伯今后也会继续遵守协议实行减产吗?

  首先,去年下半年,沙特阿拉伯的原油日产量超过1070万桶,呈现过热趋势。目前的产量减少有可能只是过热的短期反弹。此外,冬季沙特阿拉伯国内没有空调制冷的需求,通常原油日产量比夏季减少50万桶左右。

  法利赫能源部长对夏季之后的减产已经表示出消极态度,称"夏季以后的原油市场将恢复平衡,欧佩克(OPEC)与非成员国的产油国之间缔结的减产协议没有必要延长。"这样说是因为他预计沙特阿拉伯将同往年一样夏季增加原油产量。如果继续减产,就可能成为"伴随阵痛的减产"。

  沙特阿拉伯政府在制定今年的预算时,提出了原油收入比去年增加46%的野心勃勃的目标。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无论如何都要增加产油量。于是就打起了"今年上半年通过表面上的减产提高油价,将原油收入的减少控制到最低限度,下半年提高产量,大幅增加原油收入"这样的如意算盘。

沙特阿拉伯的如意算盘将落空

  但是,伊拉克有可能破坏沙特阿拉伯的如意算盘。

  1月10日,伊拉克石油部长艾比发表声明称:"伊拉克遵守欧佩克的减产协议,自年初已经实施日减产16万桶,到本月底,有望实现日减产21万桶。"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该国从去年底原油出口量大幅度增加。2016年12月的原油出口量达每日351万桶,为过去最高水平,预计今年1月为353万桶,2月达到364万桶(1月18日路透社报道,"伊拉克的1月份原油出口量少于当初预测,日出口量仅310万桶")。

  伊拉克政府就这一情况解释说,这是由于实际上控制北部地区的"库尔德人自治政府不合作减产"而造成的,但是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此。大多数中东产油国都采取国营石油公司垄断式的生产体制,因而政府调控容易发挥作用,但是,伊拉克在侯赛因政权倒台之后,由欧美大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等)分担原油生产,政府基本上没有能力调控生产。各石油公司以与外国需求商的合同为借口,不同意减产。

  在去年年底的减产协议中作为例外的利比亚12月份的原油产量为日产量70.8万桶,达到过去三年的最高水平;伊朗将大量储存于油罐中的原油取出,向全世界出口,加强了出口攻势。这些都是令人担心的问题。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美国,进入1月以来,原油产量以周为单位计算,日产量增加17.6万桶,出现了增产势头。页岩油大企业赫世公司(Hess Corporation)宣布今年的投资额较去年增长18%,对主要产油国通过减产推高原油价格起到阻碍作用。18日,美国能源部发布"2月份页岩油产量将时隔4个月首次呈现增长"的预测,使美国WTI原油价格下降到每桶51美元。

  去年第四季度国际原油市场供给过剩,每日多余120~200万桶,形势不会如沙特阿拉伯的如意算盘那样在今年年中原油价格大幅提高。

中国和印度石油需求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注意到了"沙特阿拉伯将削减2月份向中国和南亚各国的原油出口量"这一报道(1月12日彭博社)。

  沙特阿拉伯今年上半年原准备适应国内需求减少原油产量,但根本不打算削减原油出口量。况且确保中国和印度的市场份额还是当前的国际战略最重要的命题。

  虽然沙特解释说减少出口是为提高原油收入而"将出口的重点放在了价格高的轻质油上的结果",但恐怕真正的主要原因还是中国和印度的原油需求减少。

  中国去年的原油进口量比上一年提高13.6%(2015年的增长率为8.8%),去年12月达到每日856万桶,创历史新高。但是,正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发布的预测中指出的那样,"今年的原油进口量将比去年增长5%左右",进口的增长极有可能大幅度减速。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国内石油需求减少。CNPC旗下的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在12日发表文章指出:"去年石油产品消费量为31300万吨,比上一年降低了1%",石油产品的消费量在改革开放之后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汽油需求比上一年增长了3.1%,而柴油需求比上一年减少了5.6%,拖了后腿。

  拉动汽油需求的汽车销售也开始出现下滑迹象。行业团体12日发表预测称,"今年中国汽车销售增长将有所放缓,比去年约增加5%"。去年的增长率为13.7%,今年因受到轻型汽车减税规模缩小和经济减速的影响,增长放缓。

  去年12月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比上一年增长5.5%,因人民币贬值造成的原材料进口成本上涨而出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令人担忧。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统计上虽然上升了2.1%,但据说实际上大城市的生活费以年率20%的速度上升(1月12日彭博社新闻)。对于产油国来说本应是好消息的原油价格上扬,却带来了使中国原油需求大幅度减少的风险。

  石油产品的出口一直以来是推高中国表面上原油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去年石油产品的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33.7%,达到485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以"为出口石油产品而进口石油"这种形式拉动中国原油需求的"茶壶"的出口份额,势必会被政府以"取缔逃税行为"为由而废除,从而表面上的原油需求很可能大幅度下滑。

  因此,今年中国不仅石油产品,原油本身的需求也会开始减少。

  人们所期待的"第二个中国"——印度也受废除高额纸币的影响,去年12月份汽车销量比上一年减少19%,为120万辆,时隔16年创大幅下降记录。

需求方决定原油价格的中长期趋势

  即使主要产油国实施减产的情况良好,如果中国和印度的原油需求减少,也无法维持今年第一季度国际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

  决定中长期原油价格趋势的不是供给方而是需求方。笔者一直以来对需求方的风险发出了警告,市场相关者也终于将开始关注这一因素。

  如果原油价格再次跌破每桶50美元,与过去减产协议时同样,主要产油国势必"争先恐后"地增产。一直因"不足"这一关键词摆动的国际原油市场,今年终于将被"过剩"这一新常态所取代。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17年1月20日《JBpress》

2017年2月10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