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市场广受关注的中国 “茶壶” ——汽油增产的繁荣盛世前景暗淡

藤和彦
高级研究员

  6月2日召开的欧佩克(OPEC)全体成员国大会没有就冻结增产达成共识,但其后石油市场在低价位稳步推移,并没有暴跌。这是因为尼日利亚石油供给的不稳定因素加大,加上全世界的石油需求将出现上升趋势的看法正在扩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增长引起了市场相关者的普遍关注。

  中国1月至4月的石油进口量比历史最高水平的去年还多12%,日均进口量达到734万桶,创历史新高。5月的进口量继续攀升,日均进口量达到770万桶。中国的这一强劲的动向正在击退市场相关者对中国需求的过度悲观论,甚至出现了更乐观的看法,认为中国今年的石油进口量将达到日均750万桶,到2020年更增加至900万桶。

开始大量进口石油的“茶壶”

  中国石油进口量急剧增加的原因,首先可以举出中国国内的石油减产。由于中国国内的生产成本较高,每桶在40美元左右,所以国有石油大企业相继减产,4月份的石油生产量为1659万吨,同比减少5.6%,成为2011年11月以来的最低产量。

  进而市场相关者正在关注的是被称为"茶壶"的中国独立小规模炼油厂。

  以前茶壶给人的印象是采购利润率低的重油或国有石油大企业剩余的石油,生产劣质石油产品的炼油厂。但是中国政府为了在国有石油大企业垄断的市场引进竞争机制,从 2015年7月采取了新措施,允许茶壶进口石油,使情况骤然剧变。茶壶瞄准中国国内消费不断增长的汽油,开始大量进口石油。

  茶壶进口石油的分配额最初是日均70万桶,后来不断扩大,到今年第1季度,茶壶的石油进口量已经扩大到日均超过100万桶的规模(同比增加303.1%),占中国全部进口量的10%以上。

萧条的地方经济恢复活力

  中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内环境,抑制石油产品的需求,采取了"即使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低于1桶40美元,也不降低国内的石油产品价格"的措施,这个措施也为茶壶提供了机会。对此,茶壶采取了借机迅速增加进口、大规模增加汽油等石油产品的产量、最大限度创造利润的战略。

  这个战略获得了成功,2016年1月茶壶的差额利润达到了平均每吨600元人民币。与以往加工重油等毛利每吨不到70元相比,有天壤之差。

  尝到了甜头的茶壶加强了与适合生产汽油的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ESPO)"的交易关系(5月10日《日本经济新闻》)。ESPO运输的是产自东西伯利亚的高质轻油,从远东科兹米诺港装进中小型油轮用2—3天时间运送至中国。由于茶壶的"爆买",俄罗斯被认为将替代沙特阿拉伯成为向中国出口石油的最大国家。

  进而16家茶壶大企业为了团购石油,于今年2月成立了"中国独立炼油厂石油采购联盟"。

  茶壶成功地把工业用商品(轻油)转变为面向消费者的商品(汽油),实现了高附加值化。现在茶壶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相关者关注的买家,甚至可以说,茶壶的动向反映了中国石油需求的动向。

  在茶壶的圣地·山东省东部地区,曾经萧条的地方经济得到复苏,富豪辈出,呈现"繁荣盛世"(6月1日路透社)。"山东省政府公布在80多个被关闭炼油厂中支持49个较大炼油厂复工的计划"、"外国制造汽车被抢购一空"、"卡车司机工资直线上涨"等经济升温的报道也不绝于耳。

石油产品出口增加导致汽油价格暴跌?

  那么,持续"大跃进"的茶壶今后将会怎么样呢?

  中国国内石油界已经陷入过剩竞争状态给茶壶带来了忧虑。

  中国国内的石油需求受经济减速的影响,目前日产量停留在不到1100万桶。3月的日均石油处理量为1061万桶,同比减少0.2%,从2014年2月以来首次低于上年。

  中国国内的炼油能力过剩状态非常严重,中国炼油能力去年达到7.7亿吨(日均炼油量1426万桶),而炼油厂的平均开工率只有65.5%(世界平均约为80%),产能过剩已经高达2亿吨(约为日本炼油能力的一半)。占总炼油能力大约70%的国有石油大企业的开工率约为80%,剩下30%的茶壶企业的开工率极低,只有大约30%。今年预计炼油能力还将增长大约3000万吨。

  "通过出口解决国内设备过剩问题"是中国的常用手段。

  2015年中国出口了2542万吨石油产品(汽油、轻油、煤油)(同比增长30.4%),尤其是国内需求大幅减少的轻油非常显著,出口同比增加了79.2%,达716万吨。轻油出口今年也将保持高水平(3月份出口125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4月也高达124万吨)。

  5月份的石油产品出口量超过日均70万桶,达到石油进口量的大约10%的规模,但中国石油产品出口的环境越来越严峻。这是因为亚洲整体的炼油能力变得过剩,中国以外的各国也在积极出口石油产品。

  因此在亚洲地区,大多数石油产品的"交易差价(Crack Spread)"(石油与石油产品价格之间的差价,多用于计算炼油利润)都在缩小(4月26日路透社)。

  特别是在收益性最高的汽油领域,这一倾向非常显著,亚洲市场的利润从3月份以后下降了近40%。在主要存储枢纽新加坡,库存增加到1500万桶,创历史最高水平。汽油利润每桶7美元,急速下降至年初的一半水平。

  中国3月份的汽油出口量同比增加了9.1%,达67万吨。而日本和台湾也在增加汽油出口,连需求旺盛的印度也无法完全吸收剩余部分。如果亚洲主要消费国都销售汽油,那谁来购买呢?如果在出口市场销售的大部分汽油都滞销,汽油价格就会暴跌。汽油价格暴跌当然会直接打击茶壶。

繁荣盛世不能持久

  在石油价格1桶100美元左右时,美国的页岩油企业曾经像现在的茶壶一样生机勃勃。然而现在的页岩油企业由于财务体质脆弱,已经濒临大量倒闭的危机。

  那么茶壶怎么样呢?繁荣盛世不可能长久,目前正在出现前景暗淡的征兆。

  茶壶和页岩油企业同样多是小规模企业,至今不清楚一共有多少家。投资总额和筹资方法等也有很多不明之处。从现状来看,国有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都是以国有企业为中心,所以地方企业的茶壶估计主要依靠从影子银行借款。

  影子银行提供融资的年息据说高达14—65%,如果汽油利润减少,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时,炼油厂就有陷入赔本的危险。一旦业绩恶化,就会有不少茶壶的资金周转陷入绝境。

  而且笔者担心的是,影子银行手中的茶壶贷款债权有可能已经进入了正在迅速扩大的向富裕阶层出售的理财商品(WMP)。

  据彭博社5月31日报道,"WMP市场的违约连锁反应正在迫近"。中国的WMP市场规模现在已发展到3.6万亿美元(约合400万亿日元),是3年前的4倍左右。最近由于优良投资对象较少,在某个WMP中捆绑其他WMP的形式不断增加,据说这种捆绑形式的金额已经膨胀到相当于44万亿日元。

  捆绑形式增加的结果,如果1个WMP的回报成为负值,就有可能引起其他WMP也发生相同情况,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这种现象正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发生恐慌的原因。中国的金融系统虽然平时流动性很丰厚,但捆绑形式造成的恶性循环提高了金融市场"流动性蒸发"的概率。

  投资公司或网络金融公司破产激增正在导致社会动荡的危险增高,因此进入5月后,中国当局对相关企业采取了停止在繁华街道营业的租房合同、关闭店铺的强制措施(彭博社5月6日报道)。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从茶壶里流出"破产"的热茶,中国金融市场的混乱就有可能引起社会动荡。

  无论对于世界石油市场,还是对于中国国内的金融市场来说,茶壶的动向都将继续受到高度关注。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16年6月10日《JBpress》

2016年7月27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