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别专栏:解读2011年日本经济

政权应面向未来,展示与国民共享的“蓝图”

鹤光太郎
RIETI高级研究员

  民主党政权上台已经过了一年多,笔者想回顾一下这期间对经济财政政策的看法发生的变化,同时思考一下今年的课题。首先,民主党政权上台后支撑政策和改革的基础是,第一,打破前政权长期建立起来的政、官、财的所谓“铁三角”;第二,站在劳动者和国民的立场上,重视社会经济政策。

政府的作用从“间接分配”转向“直接分配”

  从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分配政策的角度来看,从“间接分配”转向“直接分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也正反映了这种思考方法。也就是说,以前曾经设想,通过政府和行政联手,向产业界推行各种各样的政策,或者通过开展所谓“建筑设施”的公共事业,实现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从结果上使国民“普遍受益”(trickle down)。然而,有意见认为,伴随着民主党政权上台,国民不经由产业和企业,直接从政府受益的体制(直接补助家庭收支等)得到重视。具体来说,竞选纲领中最重要的热点“儿童补贴”就是这种“直接分配”的典型事例,此外,还多次实施了打破政官财“铁三角”和“互相勾结”的“预算甄别”。

  这种从“间接分配”转向“直接分配”的变化,并不是单纯的政治信条的变化,从围绕日本经济的大环境变化来看,也是不可避免的潮流。也就是说,如果有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间接分配”自然水到渠成。实际上,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在稳定的高增长基础上,针对劳动者的再分配体制一直主要由企业承担。这是因为,在年轻的企业员工不断增加而得以维持的金字塔型员工结构和预期高增长率的背景下,企业通过以长期雇用为前提的“后支付工资”(按工龄定薪)等,在员工内部进行了收入再分配。但是,由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不确定性因素增大,预期增长率受挫等,企业对劳动者以默认形式加以保障的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网变得难以维持。在这样的潮流中,发生了以非正式就业为中心的收入差距问题,如果考虑到这些情况,虽然前提是真诚地解决财源问题,但可以说,以往少有作为的政府现在加强直接干预的做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然而在另一方面,政策框架从“间接分配”转向“直接分配”的急剧变化,激起人们对政权缺乏增长战略的批判。由此出现的重视增长战略的动向,带来了此次降低法人实际税率的措施。这项措施的意图在于通过使企业获益而惠及受雇者和国民。但是,这只不过是无意识地向“间接分配”回归。实际上,支持“直接分配”的群体批评这是“重视大企业”。

不应动摇改革的“主轴”

  笔者并不是要逼迫在“间接分配”和“直接分配”两者之间选择其一。两者都非常重要,而且顺应时代的变化尽力保持平衡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说有什么问题,那就是总是倾听批评意见,会动摇改革的“主轴”。那么要想不动摇“主轴”,应怎样做呢?

  关键在于政权是否能够向国民展示并共享未来的“蓝图”。如果进行改革,就必然会产生“弱势群体”,发生“阵痛”。但是,要想让国民接受并理解“阵痛”,政权就需要展示与国民共渡难关后的希望,在经历迂回曲折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这才是政权应与国民共享的“蓝图”。笔者曾经评论过小泉政权的政策手段:“反复与抵抗势力进行斗争,展现长期政治斗争的‘精彩’场面。敢于推行艰难的改革,时而亮出首相的‘专权’,同时又与国民共享迂回曲折的‘改革蓝图’,从而获得了国民的广泛支持(《蓝图效果》)”(“通过社会保障和财政收入一体化推进经济财政改革”,2007年6月26日,《日本经济新闻》“经济教室”栏目)

  如果把国民比喻为“乘客”,把政权比喻为“司机”,那么即使道路有些颠簸,司机驾驶技术稍差,但只要“乘客”能够相信正在朝正确的“目的地”行驶,途中的困难反而会提高“乘客”与“司机”的相互信赖和团结精神。笔者期待今年可以成为“新蓝图”开始的一年。

2011年1月4日

2011年1月20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