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后亚洲经济中的生产率动向

野村浩二
教职研究员

  与世界金融危机后复苏明显迟缓的欧洲经济(2010–2013年的年均增长率只有0.4%)相比,美国的增长率年率已恢复到2.0%,正在逐渐返回长期增长轨道。由于提高了对欧美经济的独立度,在金融危机时对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贡献的亚洲经济,2010年以后仍然保持着平均5.4%的稳定增长。但是从2000年代后半期来看,增速下降了1%,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高速增长期结束。本文根据亚洲生产力组织(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9月出版的《APO Productivity Databook 2015》,对整个亚洲近年的生产率动向进行说明(注1)。

东亚经济减速

  根据增长核算分析,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从10%(2000年代)减速至7%左右,主要是由于TFP(全要素增长率)增长率下降造成的(注2)。以扩大制造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后发优势,在2000年代具体体现为年率超过4%的TFP增长率,占经济增长率的大约40%。但是现在的TFP增长率减半,只有2%左右,而经济增长率的大约70%依靠的是资本积累。失去了高速增长期的TFP高增长率,在加强资本积累作用的同时,投资效率却逐渐下降,这种趋向与1960–1970年代日本经济的教训相似(注3)。

  在提高了对中国经济依存度的台湾和韩国,近年的劳动生产率也显著下降。2000年代后半期,台湾和韩国的TFP年增长率分别为2.2%和2.5%,都超过了过去40年间的TFP平均增长率,这个TFP增长率成为推动分别为3.9%和4.8%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主要引擎。但是在2010–2013年间,两国的TFP年均增长率都只有0.7%,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大幅下降至1.1%和2.2%。尤其是韩国的资本收益率下降显著,接近日本1990年代初的水平。

  2010年以后,蒙古世界最大级别的铜矿和煤矿开始生产,引起了资源热潮。该国的设备投资比例从2009年占GDP的30%急剧上升到2011年的58%,2010–2013年的年经济增长率迅猛加速到12.9%。据推算,其中有6.1%是由于TFP大幅上升。但这只是资源开发带来的暂时增长。中国经济减速使蒙古也急速刹车,去年11月上台的新政权正在想方设法重振经济。

  相对于这些动向,日本经济正在走向恢复生产率。2010–2013年的TFP年增长率为1.0%,成为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即所谓"失去的20年")中的最高增长率。在20年来劳动投入量减少和资本积累低迷中,几乎成为唯一的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由于资本低迷,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只有0.8%(注4)。虽然经济长期停滞从90年代后半期以来带来了名义工资下降,但其本身可以成为今后促进增长的动力。安倍经济学能否扩大生产和投资,现在正处于关键时刻。

生产率上升的重心向东南亚转移

  生产率上升的重心正在向东盟各国转移。东盟国家的TFP年增长率从2000年代后半期的1.3%上升到2010–2013年的2.1%(注5)。特别是菲律宾的TFP实现了年率为3.0%的高增长率。资本深化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菲律宾经济,通过改善TFP直接拉动了劳动生产率上升(年率3.7%)。该国经济从1990年代初开始不断增加海外收入转移(海外菲律宾劳动者向国内汇款),到2013年已经达到GDP的32%。稳定的内需在支持着经济增长的同时,以服务产业为中心的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改善。不过对于需求方促进生产率改善是否持久尚存疑虑,能不能通过扩大制造业改善生产率,关键仍然在于完善投资环境。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泰国经济在2010–2013年稳步复苏,TFP年增长率为2.3%,劳动生产率上升到年率3.7%,这个数值高于该国生产率上升的长期实际值水平。从现在至2020年,泰国将迎来可享受人口红利的高峰期(注6)。在今后也可以从供求两方面期待稳定增长的局面中,为实现第11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2–2016年)制定的TFP增长率目标(3%)迈出了良好的第一步。

  越南经济也在改善,TFP和劳动生产率分别上升了1.1%和4.3%(2010–2013年),特别是TFP是从2000年代以来的连续负增长中回升,成为推动近年经济增长中20%的主要因素。越南政府制定了TFP对2015–2020年的经济增长贡献35%以上的目标,为此正在努力推进生产工序和产品质量的改善。

南亚有很大的改善余地

  作为生产量的GDP在2008年已经超过日本的印度经济自2000年中期以来,劳动生产率一直保持着高增长。人均GDP不到中国一半的印度,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必然会伴随一定的牺牲,而且创造就业机会也是重要的政策课题。长期以来,制造业生产以6%的年率扩大,但2000年以后就业引发的效果只带来了少许的净增长。印度政府提出的"Make in India"(在印度生产)旨在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期待其成为政府承诺的2030–2040年代收获人口红利的基础。

  巴基斯坦的TFP年率也上升了1.9%(2010–2013年),长期趋势正在不断回升。课题是资本积累低迷。印度的资本投入量增加支持了经济增长的60%,而巴基斯坦还不到10%。不过曾经跌至5%的资本收益率现在回升到10%左右。今后需要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实现资本深化,使同期只有1.7%的劳动生产率加速增长。

  孟加拉国从1990年代后半期开始TFP增长率基本上在零和负值之间徘徊。该国制造业的比重虽然高于印度经济,但其中的大约一半是纺织·服装制造,生产率反而处于长期劣化状况。不过进入2010年代以后,TFP增长率上升至年率正值0.8%,劳动生产率也上升至年率2.8%。这一上升速度是孟加拉国长期趋势的大约2倍。截至1990年代中期,设备投资占GDP的比例只有17%左右,而现在包括基础设施在内扩大到近30%。该国现在的投资比例和人均GDP水平达到与印度2000年代中期的同等程度,可以期待今后将会进入与印度相似的增长轨道。

亚洲地区的TFP增长率将达2.0%

  作为亚洲生产力组织(APO)各成员国及组织经济区域整体的生产率上升目标值,目前正在探讨到2020年提高到年均3.6%。APO区域的TFP和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在2010–2013年期间分别为1.3%和3.0%,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亚洲在同一期间的TFP年率上升了1.7%,劳动生产率年率上升了5.0%。APO需要超越世界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期,为在本区域内持续改善TFP,实现年率1.5–2.0%左右的增长而努力。

表:亚洲各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1970–2013

脚注
  1. ^ APO在对亚洲各国的国民经济计算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从2007年起还推进了建立综合生产率统计项目,笔者担任项目主任。APO地区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计算中的课题也很多,我们通过尽可能一边协调这些问题一边统一测算方法论来提高可比较性。此外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生产率统计(OECD,2015)也有很高的统一性,可以对生产率进行比较。
  2. ^ 用扩大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做的贡献无法解释的产量(实际GDP)上升部分。APO研究项目现在正在研发劳动投入中的品质变化,在APO(2015)的TFP增长率中包含这种变化。
  3. ^ 但是对中国政府和民间两个部门的过剩投资导致硬着陆的担忧很大,作为世界经济背负的不稳定因素,今年夏季在资本市场也被强烈意识到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4. ^ 每个劳动投入量的资本投入量增加称为“资本深化”,减少称为“资本浅化”。APO(2015)则以每个劳动时间的资本投入量(资本服务量)来测算。
  5. ^ 缅甸和老挝除外的东盟8国。
  6. ^ 显示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其他(0—14岁及65岁以上)从属人口的多少倍的指数,一般指2倍以上的状态。
参考文献

2015年10月28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