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与亚洲货币(续篇)

伊藤隆敏
RIETI教职研究员

  2008年下半年,除日元以外,各国货币大幅贬值,汇率布局发生重大改变。受全世界瞩目的1月20日奥巴马总统上任之后,汇率市场的混乱也随着世界性的利率下降和各种救市政策的实施看似有所缓解。进入2009年以来,媒体频繁报道的日本出口企业业绩恶化也如实地显示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和日元急剧升值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今后世界经济将会下滑到什么境地,经济不景气要持续多久尚难预料。

地区内货币的乖离不断扩大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亚洲汇率变动出现了以下特征:升值货币(日元)与贬值货币(韩国元)差距大、变化急剧,与此相反,一部分盯住美元的货币(如人民币等)变化不大。图1反映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亚洲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每日值,2008/1/3=100)。根据该图,2008年11月中下旬,对美元贬值60%的韩国元其后又回升了10%左右。而一直处于升值趋势的日元与韩国元的差在2009年1月底也没有缩小多少。

图1 亚洲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2008/1=100)
图1 亚洲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2008/1=100)

建立经济监督体系十分重要

  对于对美元汇率下跌告一段落的亚洲货币,现阶段人们不再担心会发生像2008年底那样的货币危机。12月日中韩三国在货币互换协议规模扩大上取得共识也对韩元暴跌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亚洲各国在需要强化清迈协议和增强亚洲开发银行资本上达成一致意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推进亚洲区域内的金融合作,并尽快建立经济监督体系的框架。

  在此意义上,观察AMU乖离指数(图2)十分有用。2009年1月底,AMU乖离指标为"+"的国家和为"-"的国家完全两极分化。为"+"的国家有日本、中国、泰国以及新加坡和文莱,为"-"的国家有韩国和其他东盟各国。

图2 每日名目AMU乖离指标
图2  每日名目AMU乖离指标

  表1是2008年12月的专栏文章相同表格的更新数据。归纳了韩国元贬值最显著的11月中下旬以后到2009年1月底的亚洲货币变化率。日元的AMU乖离指标仍旧呈上升趋势,与基准值相比偏离11.11,是AMU中最强势的货币。而人民币从2008年底开始由于贬值诱导,AMU乖离指标下降了5.82,与日元的差距拉大。韩国元、印尼卢比的AMU乖离指标虽然均为负20几,但是与去年最坏的时期相比有所改善。另一方面,马来西亚林吉特、越南盾、柬埔寨瑞尔的AMU乖离指标依旧呈下降趋势。

表1 亚洲货币的变动率
表1 亚洲货币的变动率

从AMU乖离指标看地区内货币的稳定

  在全世界经济萧条不断恶化之中,各国开始警惕保护主义的动向。为了在不景气时保护本国出口产业,各国积极采取降低汇率的方式诱导"竞争性降低利率"。迄今在亚洲地区内不断扩大的生产网络也由于世界性经济萧条今后需要大规模的重组。不仅对美元汇率,地区内货币之间汇率的大幅度变化对各国也不是好事。近年来亚洲地区内的贸易比率上升,在考虑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时,稳定亚洲内部货币价值的变化,对美元、欧元转变为浮动汇率体制也很重要。在这一层意义上来看,显示亚洲地区内的相对价值的AMU乖离指标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9年3月17日

2009年3月17日登载